
县委书记杨良锋带头植树造林

县长杭莺参加义务植树

县人大主任王光新(左二)参加义务植树

县政协主席王艳梅(右一)、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金山(左一)参加义务植树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协光参加义务植树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进(右一)参加义务植树

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姜崇俊(右一)参加义务植树

白霓镇百名党员干部参加义务植树
又是一年春来早,植树栽竹正当时。
马年新春,崇阳绿意涌动,处处呈现出播绿的镜头。一开春,探亲访友的男女老少植树造林种竹养草是聊不尽的话题;无论是大车小车、还是摩托、自行车,都运载着各种大小的树苗;无论山村平畈、城区郊区、还是河堤边、公路旁都活跃着人们播绿的身影……
崇阳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中间平壤,四周环山,层峦叠嶂,植树栽竹、种花播绿成了人们的最爱。崇阳成为享誉全国的 “楠竹之乡”、华中雷竹大县,被南来北往的客人誉为“人间新天府,世外小桃源”。
近年来,崇阳扎实推进活力、富裕、美丽、文化、幸福崇阳建设,深入推进市级战略崇阳实施,建设幕阜山区经济强县,打造美丽富饶新天城,大力实施产业强县、生态立县、城镇靓县、文化兴县、民生稳县“五大战略”。 特别是湖北省全面实施绿满荆楚行动后,崇阳更加坚定了“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将美丽崇阳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该县抽调专业人员,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在县林业局。
据介绍,崇阳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实施“绿满崇阳,美丽天城”行动,大力开展城市绿化,继续扩大全县森林、湿地和物种资源总量,提高资源质量,提升生态功能,力争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8%,森林蓄积达到400万立方米,80%以上面积的湿地得到有效保护,90%以上的石漠化地区得到有效治理,野生动植物资源持续增长,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实现2015年创建省级森林城镇和省级林业生态示范县、国家级园林县城目标。
为保质保量完成计划目标,该县制定了植树造林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并成立了植树造林工作督导组。早在去年秋季,县林业部门就将造林任务落实到乡镇和山头地块,及时做好苗木调剂,确保大项目、大基地、大种植户的造林苗木供应。同时,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服务专班,深入造林一线进行现场技术指导,解决技术难题。该县在资金扶持、项目安排、税费减免、林地流转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机关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山地开发。
领导垂范 掀起高潮
3月4日上午,县领导杨良锋、杭莺、王光新、王艳梅、周协光、金山、陈进、姜崇俊等来到白霓镇浪口村九组米家山,与县直机关干部、白霓镇干部群众共100多人一同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掀起“绿满崇阳美丽天城”活动热潮。
在植树现场,只见县委书记杨良锋手握锄头,挖坑、栽苗、培土,干劲十足,不一会儿一棵棵柏树就挺立在山头;县长杭莺巾帼不让须眉,挖坑、挑运新泥、植苗,一排整齐划一的柏树随之在她身后延伸;县人大主任王光新忙着用柴刀清理杂草枯枝;政协主席王艳梅忙前忙后运送苗木……大家挖的挖、栽的栽、既分工又合作,忙得挺欢,不到一个小时,就栽下了1000多棵柏树和枫香。
村民殷双达说,米家山由于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石漠化严重,农民无法耕种。县领导带领机关党员干部来植树,改善生态环境,绿化、美化乡村,为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
县委书记杨良锋说,崇阳属于山区县,生态是发展的优势,应将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长期规划,大力实施“绿满崇阳,美丽天城”行动方案。要发动全县群众在家家门前栽树、户户屋后造林。通过县、乡、村三级干部带动和部门联动,已整合2.5亿元资金,引进20多家公司,做到大户造林、千家万户植树相结合,将生态优势变成经济实力。
县长杭莺说,崇阳生态资源具有后发优势,潜力巨大,号召全县上下全力推进绿满崇阳,筑牢生态之基;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挖掘生态之宝;强力建设秀美城乡,构筑生态之魂。
林业部门 积极准备
记者 采访时了解到,2014年该局将以“天城城区、主要道路、主要河堤、重点水渠、荒山坡地”为重点,在全县深入开展“绿满崇阳美丽天城”行动,抓好封山育林,强化崇阳国家森林公园和青山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力争城区新增绿化面积14万平方米,全县造林9万亩。
为全面掌握新造林情况,县林业局及时为造林业主搞好技术服务和规划设计,成立综合协调组,协调全县植树造林和部门绿化指导工作,并向省、市、县报告进度,通报、宣传各地造林情况;成立种苗服务组,负责全县植树造林苗木调运;成立6个技术服务组,深入各乡镇,逐户逐块摸清造林情况,为典型基地造林和公司大户造林做好技术服务,并实地填写相关图纸、表格,收集相关资料。
“督促实施好2014年度林业项目,包括现代农业油茶项目、后续产业项目、荒山造林项目、长防林项目、造林补贴项目、省界门户绿化项目,森林抚育项目、低产林改造项目等。”该局局长庞超英在全局大小会议上反复要求, 要竭力开展好“绿满崇阳、美丽天城”行动、绿色示范村建设以及杭瑞高速、106国道、白界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第一层山脊绿化造林提供技术服务。
“我县的苗木由县林科所、乡村个体育苗基地提供,不足部分从外地购进。”据林业部门负责人介绍,自去年冬季开始,该局种苗调运部门就开始与江西、湖南等地联系,掌握了解一级苗木的价格,作好调运,为春季植树做准备。截至目前,已运送油茶、杉木、樟树、香椿、栾树、檫木等苗子至各乡镇近100万株。
全民动手 绿满城乡
迈步崇阳南门桥头,近20家苗木销售个体户紧密相连,各种苗木花卉汇聚,购买的人群骆驿不绝,青山镇东山村王强一边忙着招呼客商,一边从车上搬运苗子。他育苗30多亩,有桂花、泡桐、山楂、杉树等10万多株,育苗供种,他走上了致富路,从内心深处感谢林业部门的技术指导。
新春伊始,肖岭乡开展“绿满肖岭、美化家园”活动,号召人大代表积极参与春季植树造林,做好带头模范作用,达到“人人栽一棵树,组组造一片林”的目标。2月18日,细雨蒙蒙,肖岭乡台山村台山河堤100多名人大代表和群众挥动锄头,栽下新绿。
沙坪镇投资100多万元,对白沙大道进行全新绿化,新栽桂花、海棠等,并以新农村建设点为示范,鼓励农户栽花种草、植树植竹。
4日,高枧乡桃花村村民喜形于色。村民王志坚感慨说:“多谢政府送来桃树苗、杉树苗,帮我们消灭荒山,美化环境,桃花村名副其实。”
高枧乡桃花村村民开荒造林热情高,就是苗木短缺,积极协调林业部门,共投入资金10万元,购买各类苗木16万余株,迅速分发,确保群众及时栽种。该乡制订“四个一百”行动方案,发动一百名党员干部联系一百户造林大户,利用一百天时间,帮助每一户造林大户造林一百亩。
5日,在港口乡油榨村14组,60多岁村民汪陆兵一家人在山头上忙开了。他向 记者 介绍,他家有16亩荒山,全部都要栽上杉苗,乡政府分发300棵,自已从县城购买了2000多棵,赶在植树节前栽种好。
记者 在采访中获知,港口乡今年计划完成新造林10000亩,截至目前,该乡已完成造林6950亩。
铜钟乡山地资源丰富,在“我为铜钟发展献一策”的活动中,县林业局负责人积极进言,要绿满铜钟、竹满铜钟。该乡因地制宜,开展栽种竹、茶、树 造林大行动,既打造出绿色生态屏障,又实现绿色产业的崛起。
铜钟村村民谭其勇在乡村干部政策感召下,流转300亩土地栽种楠竹,村民们也跟着栽种起来。
“这山山岭岭种满了,绿起来了,将来就成了聚宝盆啦。”看着一片欣欣向荣的“春景”,村民充满活力和希望。
绿满崇阳,你我同行,植树造林,福及后代。
5日,白霓镇机关干部在金龙山栽树植竹,帮助村民绿化家园,美化村容村貌。7日,县林业局2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金塘镇帮助指导植树造林;6日,市委组织部在天城镇洪下村栽桂花树,市农业局到肖岭、沙坪、石城新开茶叶基地指导、栽种茶苗;11日,县政府组织党员干部到铜钟乡开展植树种竹活动……
连日来,在旅游名镇青山、天城、白霓、桂花泉、路口在景区植树种竹、补绿增绿更是热情高涨,为崇阳早日创建省级森林城镇和省级林业生态示范县、国家级园林县城增秀色,添光彩。(特约 记者 汪淑琴 马丽娅 徐功频 通讯员 黄浩 廖苏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