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马丽娅、通讯员徐敏凡报道:9月23日,记者走进崇阳县铜钟乡,只见田野里稻浪滚滚,一台台收割机往来穿梭,正加足马力抢收稻谷……好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大面积的收割,伴随而来的是大量废弃的秸秆。为落实秸秆禁烧工作,我乡特成立专项巡查小组,坚持深入田间地头宣传、排查。”乡干部曾翠翠说。
这是该乡围绕“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组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一个缩影。
统计显示,近年来,该乡已先后清理“三堆”67处,拆除各类违章、违规建筑33处。
在治理污染、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该乡不断强化“增绿造绿”工作。继2017年完成造林4345亩后,今年又对荒山荒坡的断档地带、保护耕地的林网地带,以及乡村道路两旁进行了绿化,全乡新增茶叶和药材种植基地分别超过2000亩,楠竹规模达到6万亩。引进的金箸、金竹豹等3个竹木制品深加工企业,带动贫困劳动力5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5000多元,不断优化的绿色生态正在“生金”,山高坡陡的山区劣势,也正逐步转化为富民增收的新优势。
2017年7月,湖北卓越集团投资10亿元,将该乡龙泉山打造成4A级休闲度假景区;同年8月,江苏客商潘胜强携资金1.2亿元,到马桥村建设马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前不久,该乡又引进浙江森禾集团,对坳上村、佛岭村、大岭村、铜钟村进行统一规划打造,启动“归园田居·傲尚”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该乡不断厚植的生态优势,带来的直接成效是,“绿色崛起”之路越走越顺、越走越宽,溢出的生态红利让群众的荷包越来越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