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丽娅
8月28日,香城都市报刊发了《崇阳雨山辣椒愁销路》一稿。雨山辣椒为何滞销 出路在哪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再次前往崇阳县路口镇雨山村进行了探访。
雨山辣椒为何滞销
雨山村,坐落在海拔近千米的高山上,特殊的地形、地貌,造成了该村独特的气候——清晨雾气氤氲,白天阳光充足,日照时间长,晚上凉风习习。由于缺水,雨山村农田耕地大多只适合干作旱种,却尤其适宜辣椒生长。这里种植的辣椒因皮薄肉厚,味辣而甜,口感脆,一直久负盛名。
今年,当地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引导和鼓励村民们发展辣椒种植,以便脱贫致富。
“今年全村共种植辣椒150亩,涉及农户58户,其中贫困户34户。”村支书杨青华告诉记者,8月初,辣椒进入丰产期,150亩辣椒亟待采摘上市。可由于山高偏远,又未提前与市场对接,一时间犯了愁。再加上各地辣椒同期上市,雨山传统辣椒比其他地方辣椒价格略高,品牌又未提前“打响”,而菜市场的摊贩受利润影响,普遍愿意销售外地价格较便宜的辣椒,所以导致雨山辣椒更“难卖”。
“往年,我们自己挑着辣椒到街上售卖,很快就被一抢而空,而且价格可以卖到6、7块钱一斤。还有很多商贩慕名上山收购,每斤价格也至少4、5块。”村民杨延林说,尽管今年是第一次大规模种植,但大伙儿不愿意“低价贱卖”,最终导致辣椒大量积压。
雨山辣椒滞销多少
“雨山辣椒滞销的问题牵动了社会各界的心。”杨青华说,他们第一时间通过地方媒体发布了雨山村辣椒寻销路的消息,不少网友得知后纷纷上门采摘。
路口镇政府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帮忙联系该县农贸大市场,让对方免费提供2个摊位,作为雨山村村民售卖辣椒专用;另一方面,联系该县商务局等单位,邀请相关电商平台通过网上销售。
8月17日,崇阳县政协主席王崇琳、副主席廖木香等人还冒雨赶到雨山村,深入农户家中,现场调研辣椒销售行情,探讨如何破解当前销售难的困局。该县还发动全体党员干部带头买,鼓励大家发“朋友圈”吸引网友上门采摘……
“截至目前,全村共卖出辣椒近3万斤,其中,通过全县各单位卖出8000多斤,网上销售以及网友上门采摘的近2万斤,还有不少是村民通过各自亲朋好友帮忙销售的。”杨青华告诉记者,当前,雨山村第一批辣椒只剩不到2000斤。
“接下来,辣椒陆陆续续地成熟,不会再有大量的辣椒积压。再加上,我们的市场也相对打开了,可以从容地应付了。”杨青华说。
雨山辣椒出路在哪
“今年是我们第一次大规模种植,在经验、技术、选种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产量也没有预期的高。”记者采访时,当地很多村民纷纷说道。
原来,该村今年种植的辣椒有两个品种,一种是传统的雨山本地辣椒,因形状像灯笼,很多人称之为“灯笼椒”;还有一种是从湖南引进的杂交品种。这次,“灯笼椒”比杂交品种要俏销得多。
“明年,我们要专门开发种植‘灯笼椒’,然后申报品牌,把真正的雨山辣椒做强做大。”村民们一致认为。
“单一卖青辣椒是没有出路的,这不是长久之计,必须提高辣椒的附加值,同时打开外地市场。”杨青华说,希望能引进外资搞深加工,做干辣椒、辣椒酱、辣椒粉、腌辣椒等。
“目前,已经接到多个电话,有不少外地老板对雨山辣椒感兴趣,也有不少崇阳籍在外的企业家有投资意向。”路口镇镇长王志刚说,将进一步通过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引导农民改变种植模式和管理模式,打造优质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积极与外商对接,打通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