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崇阳县把治理农村生活垃圾,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垃圾分类”“评比积分”“禁塑行动”等举措,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效能,让乡村“颜值”“气质”得到双提升。

治理农村生活垃圾,不仅能让农村人居环境得到直接改善,也能让村民获得直观的幸福感。近日,记者来到崇阳县白霓镇回头岭村,村民们说起村容村貌的变化,纷纷竖起大拇指。

“住在青山绿水间,村里干净整洁,看着舒服,住得舒心。”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对于回头岭村隔壁大市村的村民们来说,有着同样的幸福感。
几年前,大市村把“禁止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扔乱丢”写进村规民约,并制定实行“积分换奖品”方案,从制度和奖励上引导村民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改善行动。

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村委会主任王存勇介绍:“我们严格按照村规民约的细则,来评比每家每户的环境,通过这个评比的分数,到积分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
村民是乡村的主人,也是农村环境整治的主要力量。6年前,崇阳县港口乡在全省率先开展“禁塑”行动,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村民们杜绝使用一次性塑料碗筷、水杯等。如今,自觉爱护环境已经成为全乡村民的共识。

近年来,崇阳县持续加大农村垃圾治理力度,从“协同治理、资金投入、督导考评、群众参与”4个方面着手,逐步破解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难题。目前,全县有1125个自然村湾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覆盖率达60%,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已覆盖全县187个行政村。
崇阳县垃圾治理办公室负责人杨骥说:“通过‘户分类投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这个模式,实现了垃圾当日收集、当日转运、当日处理。”

崇阳县还以农村环境卫生“清河、清渠、清沟、清路、清院”百日攻坚行动为抓手,截至目前,共整治河(库)“四乱”问题1000余处,清理河道沟渠900余条、乡村道路1100余条、院落4000余个,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3500余吨。

崇阳县垃圾治理办公室负责人杨骥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码整齐、扫干净、清通透、分好类’的工作要求,以‘五清一改’为抓手,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我们县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