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黄建平特约 记者 沈二民汪徐
2015年,中国农业银行崇阳县支行克服经济下行的不利局面,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四个建设年”的统一部署,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努力创新金融产品、全面搞好金融服务、千方百计加大信贷投放,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至12月末,全行贷款累放6.2亿元,净投放1.94亿元,余额达10.54亿元。
存贷规模破记录
----在投放特点上呈现“三个高于”:一是总量投放高于同期。2015年贷款投放与去年相比多放1086万元。其中:中小企业净投放6373万元,同比多放1700万元。二是平均增幅高于全市。去年针对市分行规模管理的新模式,该行积极汇报,实时跟进,争取规模倾斜。全年信贷增幅20.12%,比全市农行平均增幅高0.3个百分点。三是同业比较处于领先。与工、中、建、农商行、邮储行相比,存量市场份额23.7%、增量市场份额29.14%,增幅20.12%,比全县平均水平高7.03个百分点。
----在投放对象上突出“三个倾斜”:一是向实体经济倾斜。2015年,该行保持合适的信贷投向,信贷资金坚持向实体经济倾斜。新增贷款全部投向实体经济中的中小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其中新增中小企业贷款0.6亿元,占新增贷款的33.3%。其中:晶洋实业1000万元、中健卫材800万元、冰丰食品800万元、天森实业600万元、三普蜂业150万元。全力满足中小企业扩大生产和改善民生的信贷需求。二是向改善民生倾斜。该行信贷投放围绕县委、县政府改善民生的总体部署,加大向个人领域的贷款投放。去年共新增个人贷款0.5亿元,占新增贷款投放的27.7%,目前个人贷款余额已达4.4亿元,居四大行首位;主要用于解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农户贷款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有效的满足了改善民生的需求。三是向房地产开发商楼按揭倾斜。2015年累计发放按揭贷款0.65亿元、净放0.4亿元,占新增贷款投放的22.2%,较好地提高了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使用效率,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
----在投放手段上做好“三个争取”:一是从压票上争取。用好“票据”蓄水池,加大“退票进贷”力度,压减票据贴现1501万元,腾出规模全部用于实体投放。二是从政策上争取。去年以来,该行多次向市行汇报崇阳县地方经济发展机遇,争取市行单独配置重点客户规模4000万元。其中:晶洋实业1000万元、中健卫材800万元、冰丰食品800万元,按揭贷款1400万元。三是从办贷效率上争取。加快累收累放频率,采取化整为零、“中间鼓肚子”等方式,提高贷款利用效率,日均增量贷款达到月末时点增量的120%以上,以高效率带动了贷款规模的实质性增加。
服务“三农”超历史
崇阳农行在推行商业化经营的同时,始终不忘服务“三农”的历史使命,在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的同时,注重发挥国有大行优势,继续将农户贷款纳入全行经营目标考核体系,保证农户贷款工作经营管理常态化。加大信贷投入,创新产品服务,在解决了农村“贷款难”、“用卡难”、“取现难”等诸多问题。
----“惠农卡”解决了农民贷款难。惠农卡是农行为广大农户量身定做,集结算、贷款、代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产品。近年来,他们以惠农卡和小额农贷为抓手,采取集中联片式、项目带动式、企业担保式、特色行业牵引式等方法,有效破解了农户贷款申请难、用钱难、担保难、收回难等一系列问题,不断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渗透面和覆盖面。惠农卡发卡总量达15万张,其中今年新增发卡0.2万张,几乎每两个农户就持有一张惠农卡,全面构建起了覆盖整个县域和农村的产品和客户网络。全年累放惠农贷款3500万元,净放1500万元。
---“惠农通”解决了农民取款难。根据上级行提出的三年内实现农村金融服务“三个全覆盖”的总体要求,该行强力探索推行“惠农通”走村进组、金融产品、考评机制、维护管理四个全覆盖的办法,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网点少、农户用卡不便等问题,走出了一条电子金融服务“三农”的新路子。全县186个行政村布放“惠农通”转账电话232部,乡镇覆盖率达100%,为广大农户领取养老金、小额取现等提供了极大方便,有效地降低新农保工作的行政成本,真正实现了农户“足不出村”即可享受现代金融服务,实现了政府、农行、农民三方共赢。
----智慧银行和E农管家将“三农”服务带进新时代。2015年,该行在服务创新上取得较大突破,率先在石城镇设立首家智慧银行,只需配备3位工作人员对外营业,改变了传统设立银行的经营理念。下步将在港口、桂花等乡镇有序推进智慧银行建设。E农管家网购平台是将市、县、乡镇三级批零商一网锁定,大宗商品订购只需在网上报价下单,上下游关联客户可实时掌握产品库存、销售、价格变动等情况。节约了成本,提高了销售,优化了服务。使农民朋友真正体验了网络金融服务所带来的好处。
金融对接多样化
---优选行业,做好客户对接。通过定期与当地招商、工商、税务部门联系,按照投资规模、销售收入、纳税排名、企业知名度等指标建立了中小企业名录。通过召开座谈会、产品推介会及上门宣传等形式,了解到客户的真实需求,挖掘优良客户资源。一是优选了一批特色企业。先后支持了晶洋实业、永乘实业、冰丰食品等一批环保合格、且符合国家行业政策的资源特色型优质中小企业,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二是优选了一批出口型企业。2015年,先后向湖北中健医疗用品等一批优良出品创汇型企业投放贷款2000余万元,支持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三是优选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先后为天森实业、三普蜂业等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了信贷支持,新增用信1000万元。
---创新方法,做好服务对接。一是简化信用等级评定。对办理低风险信贷业务的客户,可以不必评定信用等级而直接进入贷款审批程序,且权限下放;对贷款余额在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房地产抵押贷款,评级授信用信“三合一”,不必单独评级。二是简化业务审批流程。对存量单户贷款1000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短期信贷业务,可不经贷审会审议,加快审批时间。对优良企业推出“简式快速贷”,实行限时办结,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三是创新信贷品种。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短、频、快”的特点,推出了简式快速贷、自助循环贷、小微企业主助业贷款等专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做的信贷业务产品。
---拓宽渠道,做好担保对接。根据县域小企业信贷需求旺盛,但抵押担保物缺乏的特点,他们相继推出林权质押、存货质押等多样化担保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