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十六师大源北岸段之战遗址
红十六师大源北岸段之战遗址位于崇阳县金塘镇林家村二组。1935年1月29日,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主力红军红十六师留1个连驻守崇阳金塘,师部率领在崇阳金塘刚刚恢复重建的第46团(当时全师仅有这个团)到达崇阳大源宿营,准备第二天向江西修水、武宁方向行进。2个先锋连先期到达,驻大源西山下;大部队晚些时候才到,驻大源林家、北岸付家沿路一带。江西修水横头巷劣绅梁长刚为国民党军侦察红军情况,只发现红军先期到达的2个连,便得意洋洋赶赴修水马坳报告国民党军第五十师,敌团长李邦藩即率领第五十师第300团当晚赶到修水县的卢坊宿营,联合驻卢坊的国民党河北保安4团吴都骏部的2个连共2000余人,准备对驻扎在大源西山下的红军进行突袭。第二天早晨,大雾朦胧,红十六师师长徐彦刚在北岸段集合全师战士讲话。队伍还未集合好,忽然得到师特务营营长张玉清报告:左侧山间有敌军向我逼近。徐彦刚当即命令特务营迅速占领左翼山地制高点柏树岭,主动向敌发起进攻。特务营全体战士动作敏捷,勇敢果断,全力向敌军猛冲,夺取了敌军的机枪阵地,将敌先头部队全部击溃。敌后续部队听到北岸段这边的枪声,知道情况不妙,立即在江西正阳劣绅卢新文、横头巷劣绅梁长刚的带领下,抢占了水井坡(又名拖井窝)、切坳等靠芦坊一侧的制高点。我军也火速登上了大源林家大湾一带的山头。两边高地相距很近,中间系北岸段狭长平畈,敌军居高临下,猛烈向我军攻击,妄图抢夺我军阵地,形势对我十分不利。但我军战士个个勇猛,临危不惧,顽强作战。师长徐彦刚率重机枪连在南边山头上向敌阵地扫射,师政委方步舟与团长洪育云率师通讯班和第46团与敌军正面激战。我军战士多次冲到敌占高地的半山腰,都被敌密集的交叉火力压了下来。在这种情况下,我军一面派人调留守在金塘的皮昌海连赶来参战,一面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以1个营的兵力从小河沟秘密登上切坳右侧的团头坑,出敌不意夺取了切坳,把敌人挤压在水井坡上。但敌军仍依仗有利地势和精良的武器,负隅顽抗。从早晨7时到中午12时,双方一直在激烈的争夺,伤亡都在增加。战斗中,大源的党组织带领群众为部队送茶送饭,抢运伤员,使战士们倍受鼓舞,更加坚定了歼灭敌第300团的战斗意志。下午2时左右,皮昌海连赶到了大源战场。他们从郑山抢上义峰尖,直插水井坡敌军背后。敌军见我一支部队断其后路,腹背受敌,立即丢弃阵地,由梓木埂向江西界下方向溃退。红军越打越猛,乘胜追击七八里,大胜而回。这次战斗全歼敌2个半营,击溃1个营,缴获敌步枪300余支、重机枪5挺,俘敌200余人。大煞了敌军第300团自第5次“围剿”以来不可一世的威风,粉碎了敌军第300团“不可战胜”的神话。大源北岸段之战,是红十六师在湘鄂赣边区3年游击战争中的首次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