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六师的恢复重建与老虎洞遭遇战
由于受第三次“左”倾路线的影响,中央苏区和其他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斗争连遭失利,苏区范围逐步缩小,主力红军相继转移。各根据地虽然留有部分红军和游击队,但数量极少,各苏区间又相距甚远,无法互相呼应、互相支援。尤其是湘鄂赣根据地,形势更为严峻。“六七月事变”电台被击毁后,中共湘鄂赣省委与党中央的联络中断,对党中央的决策、指示一无所知,对全国的斗争形势和敌我力量的变化无法了解,对下一步的工作任务和作战方针难以作出正确的决策。犹如黑夜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船只,突然失去了灯塔的指引,只能靠摸索前行。
中共湘鄂赣省委为了吸取失败的沉痛教训,从思想上武装广大党员、干部,迅速恢复红十六师武装力量和革命根据地。1934年8月,省委在平江黄金洞何家垅召开紧急会议,总结了“六七月事变”的教训,指出了省委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批判了因暂时失败“而失去对整个革命战争与湘鄂赣苏维埃前途发展信心的右倾机会主义”。并确定湘鄂赣党的战斗任务,最主要的是:“恢复与壮大红军主力,保卫并联系苏区党”①。发出快速发展红军,好党员、好干部去当红军的号召。会议作出了抽调干部到各地收集武装,开展扩红运动,恢复扩编红十六师的决议。
会议结束后,省委副书记傅秋涛和中共鄂东南道委书记兼第一分区政委黄家高,到鄂东南收集红三师余部和地方武装,动员群众参加红军。但黄家高思想消极,没有执行8月紧急会议关于到鄂东南河北地区集中独立一团及部分游击队以恢复红十六师四十八团的决议,使党的武装力量在未能及时形成合力的情况下,遭受敌人袭击而损失惨重。他因此受到撤职处分,由省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张藩代理中共鄂东南道委书记。随后,中共鄂东南道委和鄂东南苏维埃政府在通山冷水坪召开有13县党政负责人参加的全区第三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大会号召鄂东南革命人民、赤色战士保持和发扬共产党人大无畏的韧性战斗精神,正视困难,战胜困难,发奋工作,争取早日渡过难关。
8月紧急会议之前,省委巡视员方步舟被派到咏生县,找到谭凤鸣。他们一起带领咏生县独立营和红三师七团余部赶往鄂东南道委所在地冷水坪,在冷水坪附近与省军区参谋长严图阁带领的“六七月事变”突围中被打散的红军战士及收集到的部分地方游击队员会合。
1934年9月,傅秋涛带领一支由7人组成的短枪队,经平江南江桥到通城云溪,在云溪一山上遭敌人包围,仅傅秋涛和3名队员在激战中突围出来,转移到达中共湘鄂边中心县委驻地大药姑山区。中心县委书记钟期光派游击队护送傅秋涛等人到修武崇通县机关驻地冷水坪,与严图阁、方步舟、谭凤鸣率领的部队会合。随后,傅秋涛、严图阁率领这支部队从冷水坪出发,经崇阳、临湘向平江方向行动。沿途捣毁国民党区、乡政府,打击土豪劣绅,击溃敌新七旅一部,消灭南江桥驻敌一个排,连续打了几个胜仗,缴获了一批武器和物资,俘敌70余人。沿途动员群众参军,部队扩大到1100多人。
10月,中共湘鄂赣省委在黄金洞米筛埚召开会议,出席会议的有陈寿昌、徐彦刚、刘玉堂、涂正坤等。会议总结了8月紧急会议以来扩红运动的经验,提出了今后3个月的扩红计划,还讨论了去前线领导恢复红十六师的人选问题。到会的省委领导都要求去前线,省委书记陈寿昌虽然身体不好,仍坚持要去。会议最后决定,由傅秋涛代理省委书记和省军区政委,主持省委工作,陈寿昌、徐彦刚率领省军区独立营100余人,从黄金洞出发,向西南行动,在平江的斑鸠坳与傅秋涛、严图阁率领的部队会合。陈寿昌向傅秋涛传达了米筛埚省委会议决定。傅秋涛按照省委意见,把部队交由陈寿昌、徐彦刚指挥,自己则率省军区独立营返回黄金洞。11月,陈寿昌、徐彦刚率领部队到达通山冷水坪。他们同中共鄂东南道委商定,取消红三师建制,将红三师七团余部、平湘岳县独立营(即咏生独立营)和严图阁收集的部队合编为红十六师四十六团,全师约1200余人。部队在冷水坪召开大会,宣布正式恢复红十六师建制(实际只有1个团),由省军区司令员徐彦刚兼任师长,方步舟任政治委员,魏平任副师长,谭凤鸣任参谋长,袁洪国任政治部主任。四十六团由石成福任团长,徐道安任政委,梅子益任副团长。
11月22日,红十六师从牛牯山出发,行至崇阳与通城交界的老虎洞时,与敌冯兴贤部三十三师两个团遭遇,我军为占据有利地形,从老虎洞撤到老鸦尖、刘婆尖、薄刀埂等高地,敌我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攻守争夺战。在陈寿昌、徐彦刚的指挥下,我军英勇顽强,连续击退了敌人7次疯狂进攻。在敌人组织第八次强攻时,亲临前沿阵地指挥战斗的陈寿昌不幸中弹负伤。师长徐彦刚一面组织救护,一面指挥部队战斗。面对敌军强大的火力攻击,我军虽全力抵抗,但终因敌众我寡,部队被迫撤退。师长徐彦刚在撤退时负伤,损伤官兵400多人,部队只剩下750余人,由方步舟、谭凤鸣率领,连夜撤至崇阳金塘的河坪村朝育屋休整。陈寿昌因伤势过重,流血过多,当晚不幸牺牲。红十六师和中共鄂东南道委以及金塘苏区人民就地为陈寿昌和其他牺牲的同志开了追悼会。会后购买棺木将陈寿昌遗体就地安葬在河坪。
11月底,中共湘鄂赣省委在黄金洞的杨雀坦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陈寿昌牺牲后的省委领导人选和战斗部署问题。与会人员赞同仍按米筛埚会议的决定,由傅秋涛代理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治委员,并决定将独立营的一部分补充到四十六团中去,把扩红工作列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
杨雀坦会议后,湘鄂赣省各苏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扩红运动。尽管敌人对红军家属残酷迫害,但湘鄂赣苏区人民怀着革命必胜信念和对红军无比深厚的感情,把自己的儿女、丈夫和亲人送去当红军,仅崇阳县的金塘苏区就有30名青年报名参加了红军。当地群众中至今还流传着当年的一首歌谣:
如今世道不太平,穷苦百姓难活命。地主豪绅比蛇毒,几多兄弟遭难凶。贫苦大众团结起,为了生存来暴动。快快砸烂铁锁链,拿起刀枪投红军。
在这次扩红运动中,湘鄂边中心县独立团被合编到徐彦刚率领的红十六师四十六团,成为红十六师的有生力量。
在省军区的统一号召下,1935年初,宜(耒)浏(阳)万(载)分区独立第一营、平(江)修(水)铜(鼓)分区独立第二营,由省军区参谋长郑少卿带领到达崇阳金塘铺,与徐彦刚带领的部队会合,再次整扩红十六师。
①《中共湘鄂赣省委给任弼时同时转中共中央的信》,1935年6月30日,《鄂南党史文献资料》第2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