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崇阳网!今天是: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和湘鄂边中心县委在崇阳的建立(一)

来源:崇阳县史志研究中心    日期:2025/5/7 15:53:48     字体:    分享到:

“左”倾思想危害下的反“围剿”斗争


1933年9月,蒋介石在第四次“围剿”失败后,调兵遣将,对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从9月下旬开始,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架飞机开始对苏区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其中以北路军、南路军30余师50万兵力围攻中央苏区,以西路军5个师另3个独立旅10万余人围攻湘鄂赣苏区。敌西路军第一军军长陈继承指挥第三纵队2个师另3个旅“围剿”修河(水)以北的鄂东南中心区。敌人的兵力除驻大冶的陈继承第三纵队,驻阳新的二十六师郭汝栋部,驻咸宁、通山的三十三师冯兴贤部,驻通山、崇阳的新十师谢彬部外,还有鄂南保安团、各县保安大队、巡察队、“铲共”义勇队等反动地主武装。国民党采取修筑碉堡,移民并村,实行五户一连坐和封锁生产、生活、军用物资等恶毒手段,妄图扼杀苏区革命根据地。仅崇阳,县城的东西南北门就建有碉堡9个,大沙坪2个,白霓桥3个,小沙坪2个,还有洪下、桂口、东关、石城湾、桂花树、高枧、鼓响岭、塘口、黑桥、路口等地都建有碉堡。

1933年7月,红十六军在万载小源奉命改编为红六军团第十六师,下辖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3个团。高咏生、温锦惠分别担任红十六师师长、政委,仍为中共湘鄂赣省委领导下的红军主力。鄂东南红军及地方武装力量也增加到5000余人。遵照湘鄂赣省军区的命令,河南指挥部领导的赣北警卫师编为红一师(又称“赣北师”),河北指挥部领导的河北警卫师编为红二师(又称“河北师”),加上鄂东南红军主力红三师,组成红十七军。8月1日,红十七军在通山黄石洞举行成立大会,军长张焘,政委方步舟,副政委兼参谋长叶金波,政治部主任张向明。

为了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中共鄂东南道委于1933年10月下旬在通山的石门楚王山召开道委扩大会议,各县、区委书记1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共鄂东南道委书记方步舟主持,中共湘鄂赣省委组织部长吴致民参加会议,会上就如何组织鄂东南军民进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讲了4点意见:一是明确鄂东南军民的主要任务是牵制、打击敌人,以配合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二是加强苏维埃政府工作,开展拥红扩红运动,壮大地方武装;三是正确执行肃反政策;四是收复失陷苏区,巩固苏维埃阵地。会议决定红十七军主力红三师集中兵力,先收复龙港、燕厦、木石港等地苏区,然后向瑞昌、武宁等地发展;还提出了“打回龙港过年”的不切实际的口号。石门会议后,鄂东南红军主力红三师向东南方向行动,咸蒲崇通县独立团坚持在楚王山的周围山区开展斗争。

对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极其严峻的形势和长期存在的军事被动、思想混乱和“肃反”扩大化问题,苏区中央局早有察觉,多次致信、致电和派人巡视检查,敦促中共湘鄂赣省委认真解决。但是,省委书记林瑞笙等人极其顽固执行“左”倾路线,对鄂东南革命斗争造成很大危害。1933年10月,正当鄂东南军民奋起投入第五次反“围剿”之时,中共湘鄂赣省委工作检查组来到鄂东南,全盘否定鄂东南军民在第四次反“围剿”中采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所取得的成绩。中共鄂东南道委执委、中共通山中心县委书记黄玉田因不同意红军“向东南发展,收复失陷苏区”的决定和“打回龙港过年”的口号,被指责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在通山石门坎同10余名优秀党员干部一起遭到错杀。检查组还决定在鄂东南地区党政军组织中追查“改组派”,将鄂东南苏区“肃反”运动扩大化。

黄玉田等人被错杀后,中共通山中心县委由新任通山县委书记阮鸣凤负责。阮鸣凤贪生怕死,畏敌如虎,根本不能领导革命斗争。加上中共咸蒲崇通县委书记徐自然、梅经武等人经不住艰苦环境和肃反等考验,1933年11月叛变投敌,导致整个鄂南工作处于停顿、被动状态。

1934年1月,苏区中央局改组中共湘鄂赣省委,撤销了林瑞笙的省委书记职务,由陈寿昌接任省委书记。不久,省委派吴致民到鄂东南,调整中共鄂东南道委领导班子,调方步舟到省任巡视员,任命黄家高为中共鄂东南道委书记,并对所属党组织的领导人进行了部分调整。1月8日,中共鄂东南道委召开红三师与河北师、赣北师负责人会议,组成红十七军前敌委员会,由张焘、叶金波分别担任正、副指挥长。会议按照“打回龙港过年”的计划,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先消灭木石港之敌,恢复周围苏区,然后向东南发展,直逼龙港,进围武宁、瑞昌。1月中旬,红军主力及当地游击队、赤卫队共近8000人攻打木石港,获得大胜,恢复了木石港周围的苏区。接着又在木桥铺等地重创敌军,取得了局部的胜利。但是,局部地区的胜利并未从根本上扭转根据地极其险恶的形势,而红军在木石港休息7天,丧失了及时转移到武宁、瑞昌一带开展游击,以避开敌人反扑的时机。1月下旬,当红军1000余人南渡未成,回师黄沙,夜行至王文驿时遭敌伏兵包围,红三师除机枪连突出重围外,其余人员全部溃散或牺牲,部队损失三分之二。

由于红十七军主力红三师在王文驿战斗中损失较大,红一师、红二师解体,红十七军番号被取消,军长张焘被撤职调离鄂东南,副政委兼参谋长叶金波先撤职,后逮捕被杀。在“左”倾路线的危害下,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受到了极其严重的不利影响。


在线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