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崇阳网!今天是:

鄂东南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和湘鄂赣边区苏区县的建立(二)

来源:崇阳县史志研究中心    日期:2025/5/7 11:21:36     字体:    分享到:

修武崇通县苏区的建立


修武崇通县苏区位于幕阜山脉的中段,以通山冷水坪为中心,地跨江西修水、武宁,湖北崇阳、通山两省4县,四周山高林密,易守难攻,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战略重点地区。

1931年8月,粉碎敌人第三次“围剿”后,鄂东南特委派共产党员彭村生(大东港人)到金塘的龟背山一带进行秘密活动,串联发展了程南生、鲁金万、夏玉安等人入党。接着,湘鄂赣边特区委又派阮金榜(阳新人)、王佛莲等到界牌吴家开展活动,发展了张玉华、黄协安、吴胜先等人入党。并分别成立了龟背山、界牌两个基层党支部,由程南生、张玉华分任党支部书记,配合彭村生、阮金榜做苏区的发展工作。随后,冷水坪根据地向西南发展,建立修武崇通边区委,成其福任区委书记,金良元任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为修武崇通县苏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932年6月中旬,中共鄂东南道委在龙港召开鄂东南各县县委书记联席会议,提出鄂东南苏区向南发展的方针,要求“通山、武宁两县尽快消灭通武边赤白夹杂,全面占领幕阜山脉,使武宁、通山苏区与修武崇通苏区溶成一片”,并决定以通山冷水坪为中心成立修武崇通县,开辟四县边界地区的工作。会后,中共鄂东南道委派红三师八团政委谭质夫、吴维政率通山警卫营组成修武崇通工作团,吴维政任工作团主任。6月底,吴维政、谭质夫带领工作团深入鸡冠山、杨芳林、西隅、黄金坪、冷水坪一带开辟苏区,与戴国家的红一连和边区党政干部成其福、戴德昌、金良元等人会合,消灭了杨芳林与崇阳小沙坪一带敌人,将修武崇通边区扩大到4县6个区。不久就成立工委,由谭质夫任工委书记。

7月中旬,召开修武崇通边区委与工作团党委联席会,组成中共修武崇通县委,由吴维政任县委书记,张兴田任组织部部长,徐景彪任宣传部部长,成其福、金良元、戴德昌等人为县委委员。县辖6个区委,修水县卢坊区委卢金香任书记,武宁县西源区委谢光福任书记,通山县厦铺区委成其福任书记,杨芳区委金保林任书记,西隅区委王金言任书记。8月,在崇阳大东港老屋陈家建立了中共小沙坪特别支部,成其福兼任书记,委员彭村生、汪五湖、谢维用。

1933年3月,修武崇通县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冷水坪乐家祠堂召开。与会代表100余人。会议选举戴德昌、金良元、戴国家等5人组成县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戴德昌任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金良元任副主席兼财政部部长,戴国家为军事部部长。

5月,中共崇阳小沙坪特别支部更名为中共小沙坪区委,成其福、谢维用先后任区委书记,并分别建立黄泥坪、金家边、团尖、界头塘4个党支部,彭村生、姜幼清、徐宇贵、余祖生分任支部书记;同时,在老屋陈家成立了小沙坪区苏维埃政府,汪云龙任主席(后为陈茂来),黄庆云任副主席兼裁判部部长,洪贵臣任军事部部长,吴楚林任土地部部长,徐清风任财政部部长。下辖东港、正源、团尖、金家边、界头、黄泥坪、港口、小沙坪、雨山共9个乡苏维埃政府。

1934年1月30日,国民党崇阳第三区义勇队由小沙坪五十保义勇队带领,趁小沙坪区在大东港召开第二次工农兵代表会议之机,“进剿”大东港。参加会议的200余名代表仅100余支枪与国民党武装激战2小时,终因寡不敌众而撤退,代表大会被迫中断。2月,县委书记吴维政牺牲,由冯干林接任。同年8月,中共鄂东南道委指令成其福为县委书记。

3月中旬,中共鄂东南道委机关南迁至冷水坪后,为了扩大赤区,中共修武崇通县委和苏维埃政府组成江西、通山、崇阳3个工作组,由吴文秀、汪中谷、汪五湖负责,分别开展新区的发展工作。汪五湖率武装工作队深入到金塘、大源、高枧一带,发展党的组织,建立苏区。7月,老虎洞区委恢复,书记汪正麦,下辖老虎洞、义源、小山界3个党支部,廖守志、张乐云、徐寿南分任支部书记。同时成立了区、乡苏维埃政府。9月,为了加快扩大赤区的建设,中共湘鄂赣省委派出以邱才新(湖南人)为首,有贾成英(女)、戴汉高、陈佛高、龚成新、雷文彬等百余人组成的工作团,分赴羊眼滩、青峰、黄沙、仰山殿等地发展党员,成立党支部或恢复党组织。

至12月,先后在金塘铺建立了中共金塘区委,书记邱才新,下辖山羊坑、黄沙、龟背山、界上、仰山殿、下龟背山6个党支部,卢才源、方秀安、殷梅春、陈太安、雷云茂、程南生分任支部书记。同时,在金塘铺成立了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卢顺田、副主席卢先满,下辖20个乡苏维埃政府。同期,还建立了金塘区游击队,队长陈霸生。与冷水坪毗邻的金塘苏区迅速成为鄂东南道委和红十六师主要活动的区城。

修武崇通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使鄂赣边境的修水、武宁、崇阳、通山4县边境连成了一个整体,实现了道委“完全占领幕阜山脉”的战略意图,这块苏区紧连湘北、赣北苏区,纵横百余里,幕阜山脉亘贯其间,易守难攻,在反“围剿”斗争中,起到了战略支撑作用。

1932年7月,修武崇通县委将通山、崇阳、修水边境地区的游击队合编为修武崇通游击大队,100余人枪,大队长廖安仁,政委吴维政。同时魏德昌等到塘口大东港、金塘一带发展武装。8月,由彭村生、陈延福、汪五湖等人组建了金塘游击队,共80余人枪。彭村生任队长,陈延福任政委。1933年1月,修武崇通县游击大队与红一连合编,组成修武崇通独立团,有人枪300多,团长戴国家,政委吴维政。1934年3月整编为红三师八团。5月,县委将崇阳金塘游击队部分武装与通山边境地区部分武装合编,组成修武崇通游击队,100余人枪,队长汪五湖,活动于崇阳大东港、通山冷水坪一带。


在线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