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崇阳网!今天是:

北伐军进军崇阳与中共崇阳组织的发展及工农运动鼎盛局面的形成(一)

来源:崇阳县史志研究中心    日期:2024/12/13 11:47:15     字体:    分享到:

中共崇阳组织发动群众对北伐军的策应支持

北伐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的空前壮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的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目标是得到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北伐战争的发动,既是形势发展所迫,也是形势发展所需。继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十几年间,中国一直处于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的黑暗乱世局面。当时全国主要有3股反动军阀势力,他们10多年来一直控制着受到外国承认的中央政府,拥有巨大的财力物力,其直接掌握的军队有70万人。这3股反动势力是:受英美帝国主义支持的直系军阀吴佩孚和孙传芳,各拥兵20万,分别盘踞湘、鄂、豫、冀4省和苏、皖、浙、闽、赣5省;受日本帝国主义支持的奉系军阀张作霖,拥兵30万,实力最雄厚,盘踞东北各省、京津地区和山东。另在云贵川三省区,还有一支自成体系的西南地方军阀。3股军阀势力各自为政而勾心斗角,相互间存在着深刻矛盾,难以团结一致,以“讨赤”为名,联合向冯玉祥部国民军和广州国民政府发起进攻,同时直接镇压革命群众运动。对于北洋军阀和西南地方军阀咄咄逼人的反动气焰,广东革命阵营内要求北伐的呼声日益高涨。全国人民对北洋军阀的统治早已深恶痛绝,渴望早日结束持续10多年的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渴望实现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把越来越多的希望寄托在南方国民政府。民心向背,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力量。广州国民政府革命势力的巩固和工农民众运动的发展,促成国民革命军武装北伐以扫荡北洋军阀的时机日趋成熟。北伐战争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进行的一场旨在讨伐和推翻北洋军阀的大革命。

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坚决支持北伐。在孙中山逝世不久,中国共产党人就指出:“国民党主要责任之一,便是集全体党员之力,遵从遗策,保卫革命根据地,扫荡反革命势力。”从1925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共产党以满腔热情,迎接国民革命的最高潮北伐战争,并且逐步把积极推动广州国民政府北伐、努力为这场战争做准备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是年11月,受中共中央和中共两广区委军事部部长周恩来的直接指导,在广东肇庆组建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全团2000多人,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由第四军参谋长、共产党员叶挺任团长。为保证北伐军事行动的顺利进行,中国共产党派出优秀党员担负各军的政治领导工作,周恩来、李富春、朱克靖、廖乾五、林伯渠等,分别担任国民革命军各军党代表,有的共产党员担任了师、团党代表,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实际上领导了当时军队里的全部政治工作”,从而保证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

1926年5月20日,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锋奉命进入湖南,援助被直系军阀击败而拥护广州国民政府的唐生智,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6月4日,国民党中央正式通过国民革命军北伐案。次日,国民政府特任蒋介石为北伐军总司令。7月4日,国民党发表北伐宣言。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拉开北伐战幕。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中央执委第三次扩大会议,讨论北伐战争中党的组织路线、国共合作策略和民众运动政策等问题,通过多项政治军事决议案。

国民革命军共有8个军约10万人。在以加伦为首的苏联顾问建议下,国民革命军制定了集中兵力、各个歼敌、长驱直入的战略方针,同时提出“打倒吴佩孚、放弃张作霖、中立孙传芳”的策略口号,兵分一、二、三路。第一路以第四军为主力,由广东向北挺进,以吴佩孚盘踞的两湖地区作为北伐的主要战场。

1926年7月上旬,北伐军按照部署,首先以主力开辟两湖战场。继叶挺独立团入湘作战、抵达攸县后,北伐军3个军5万人进攻长沙。直系军阀湘军司令弃城而逃。11日长沙得胜后,北伐军继续北进,突破敌军汩罗防线。8月19日克复平江。军阀吴佩孚平(江)通(城)防御司令部陆云残部向鄂南通城、崇阳一线溃退。随后,第四军与李宗仁的第七军、唐生智的第八军,分左、中、右三路,向北洋军阀总司令吴佩孚的大本营——武昌城进发。左翼(路)由白螺叽、新堤,经宝塔洲逼龙口;中路沿武(汉)岳(阳)线,经赵李桥、蒲圻,进攻武昌城的第一个桥头堡——咸宁汀泗桥;右翼(路)由通城,攻崇阳,经蒲圻向咸宁汀泗桥包抄。

担任武岳线中路正面进攻的北伐军部队,于8月23日一举攻克蒲圻的南大门羊楼司,吓得盘据在蒲圻县城北洋军阀二十五师陈加谟部魂飞魄散,连夜逃离县城,朝汀泗桥方向逃命。24日上午,北伐军唐生智部在蒲圻人民的一片欢呼声中,浩浩荡荡地开进蒲圻县城,旋即向咸宁汀泗桥进军。

担任右翼作战的北伐军于8月22日上午攻占通城县城。23日,北伐军第四军十师、十二师与第七军的一部会师北港。24日,两军同时向崇阳推进,第七军的一部进驻大沙坪,第四军司令部进驻石城湾,第十二师先头部队叶挺独立团连夜攻克崇阳县城,撤除县知事公署,建立崇阳县政府,委任中共党员徐德全为县长。随后,将部队驻扎在离县城3公里的荆竹爆。第十师驻扎在浪口畈。自25日开始,北伐军从洪下过陆水向汀泗桥包抄推进。当日晚,北伐军第四军司令部发布进攻汀泗桥的命令。

北伐军进入崇阳县境时,在中共崇阳组织的配合下,散发革命传单和通俗小册子,开展演讲活动,号召工农群众起来革命;帮助崇阳组建了第一个革命话剧宣传队,成员有车若愚、匡超然、邱指佞、高念慈等。演出的革命歌曲和戏剧节目有《国际歌》《少年先锋队》《大家来暴动》《逼租逼债》《逼婚》《小脚姑娘》《送郎》《陈世美不认前妻》《烟鬼李四毛》《赌棍王小二过年》《算命先生》《菩萨搬家》等。这些节目针对性很强,群众喜闻乐见,深受启发和教育。广大劳苦大众对“霸权、族权、神权、夫权”的危害开始有了认识,妇女开始放脚,男人争剪辫子,冲破“三纲”“五常”束缚,不信命、不迷信的人越来越多,对万恶的旧社会切齿痛恨,闹翻身求解放的浪潮日益高涨。人们热血沸腾,要求团结起来,砸碎万恶的旧世界,用自己的力量求得生存和幸福。

北伐军进入崇阳县境时,中共崇阳组织发动全县革命群众全力支援北伐。

吴佩孚嫡系第六十混成旅陆云部从平江、通城溃退时,为阻止北伐军北进,于沿途要道布设地雷,伏兵阻击。中共崇阳组织动员农民,配合北伐军清除地雷,伐荆开路;组织邮政工人,协助通讯兵架电接线,把蒲圻、临湘等地的敌情及时传到指挥部。北伐军准备攻打县城时,崇阳农民日夜赶制爬城竹梯,为攻城部队赢得了时间。在攻城战斗中,崇阳群众组织运输队为攻城部队送弹药,组织担架队救助伤员。在北伐军的驻地,当地民众腾出住房,帮助炊事兵弄菜做饭,给部队送米送柴,协助护士护理伤员。当得知北伐部队过蒲圻进攻汀泗桥时,崇阳民众连夜组织木船、竹排,护送北伐大军渡过陆水河,数十名农民群众帮助挑担、当向导,为北伐军顺利进入蒲圻县境给予了有力的保障。

8月27日拂晓,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向汀泗桥守敌发起全线总攻击。7时许,最后攻克号称“天险”的汀泗桥。吴部败退向咸宁方向逃窜,于古塘角附近又遭迂回包抄之叶挺独立团的猝然猛攻,敌军遂全线溃败。9时,北伐战争中著名的咸宁汀泗桥战役胜利结束。军阀宋大霈部几乎全军覆没。

汀泗桥战役彻底粉碎了吴佩孚“会师湘鄂边境、伺机反攻长沙”的作战计划,打开了进军武昌城的大门。

28日下午,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由通城到达崇阳石城下榻,找当地农民座谈,宣传北伐意义。翌日抵县城,受到中共崇阳组织的热情接待。郭沫若表扬中共崇阳组织积极发动和组织农民策应北伐军作出的贡献。

8月29至30日,北伐军连续作战,在取得武昌城第二个桥头堡——贺胜桥战役胜利后,逼近武昌。经过一个多月的围困,在辛亥革命首义15周年纪念日——10月10日,全歼吴佩孚主力,取得攻克武昌战役的全胜。

在北伐军入鄂作战的同时,第九、十军组成的左翼军也一路激战,经湘北进占鄂中、鄂西和鄂北,第八军一部顺江而下进占鄂东。至此,北伐军占领湖北全境,境内军阀残余势力全部肃清,为祸中国10余年的直系北洋军阀宣告彻底覆灭。


①《向导》第107期。


在线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