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崇阳网!今天是: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崇阳组织的创建(一)

来源:崇阳县史志研究中心    日期:2024/12/13 11:15:38     字体:    分享到:

崇阳志士在五四运动中的卓越斗争

五四运动是在帝国主义对中国加大侵略扩张、北洋军阀政府对内残酷压迫而对外妥协投降造成深重的民族危机下爆发的。其导火线是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8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奥等同盟国失败而告结束。中国政府作为战时参加协约国一方,成为27个战胜国之一。1919年1月,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中国派出了以北京政府外交总长陆征祥为首的代表团出席会议。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出外国在中国的军队等7项希望和取消“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遭到把持会议的几个强国的拒绝。会议提出德国应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中国在和会上得到的,只是归还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被德军夺去的天文仪器而已。北洋军阀政府的代表居然准备在这样的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以学生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如火如荼地爆发了。

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和十几所学校的学生代表在北大礼堂举行集会,决议致电中国驻巴黎专使,坚决不在和约上签字。5月4日,北京3000余学生在天安门集会,抗议帝国主义侵略和北洋军阀政府卖国,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卖国的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口号,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示威学生不顾反动军警的阻挠,冲进曹宅,痛打了正在曹宅的章宗祥,因遍寻曹汝霖不见,放火烧毁了曹宅。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大批军警镇压,逮捕学生32人。第二天,北京成立了学生联合会,2.5万名学生举行总罢课,到街头举行爱国讲演,开展抵制日货、购买国货的宣传活动。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迅速得到全国各地爱国学生的声援和广大工人及社会舆论的支持。斗争如燎原之火蔓延全国,扩展到20多个省区、100多个城市,也蔓延到鄂南。崇阳亦有部分学生组织集会,发表檄文,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

此时,崇阳白霓桥人王世杰正在英国伦敦,他联络留英同学李世光、周鲠生、皮宗石等自费乘船,横渡英吉利海峡,赶到法国巴黎。随后,他被推为中国旅欧留学同学会代表,前往会见北洋军阀政府派驻巴黎代表,力陈签约之要害。同李圣章、周鲠生等组织成“国际和平促进会”,抗议将山东权益转让日本,反对中国在和约上签字。6月28日是巴黎和会正式签字的日期,王世杰等同巴黎留学生、旅居法国的3万多华人在巴黎举行声势浩大的集会示威。王世杰带领300多人,团团围住北洋军阀政府首席代表陆宗舆的寓所,准备决一死战。他们坚定地说:“你们(指北洋政府代表)可以签,但谁签了字我们就打死谁,打死你们一个代表,我们工人学生3人抵命,我们抵命的名单已经编好;打死你们一个,第一组抵命,打死你们两个,第二组抵命……”准备签字的北洋军阀政府代表,被围困在住所整整一天,未能出席会议签字仪式。

迫于全国人民的压力,北洋军阀不得不于6月10日释放被捕学生,并宣布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所任正职或兼职。中国代表在旅法华工、留学生和华侨数百人的阻止下,没有出席6月28日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从而实现了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王世杰当时作为巴黎留学生的领导者,以实际行动影响了国家外交,对民族主权的维护作出了贡献。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从“自在”进入到“自为”境地,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的结合,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在线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