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开始传播
1915年,以陈独秀主编创办的《新青年》刊物出版为标志,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提倡民主和科学,引导进步青年走上革命道路,引发思想领域的深刻变革。新文化运动把攻击的矛头集中指向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为传播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新思潮开辟了道路。
湖北地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主将是恽代英。他在《新青年》等多种进步报刊上发表大量著译文章,宣传新思想和新文化,宣传无神论和唯物论,严厉驳斥封建卫道士的种种谬论,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等封建毒素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和抨击。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进了进步社团的成立。1917年秋末至1918年暮春,以恽代英为代表的湖北进步青年,相继成立了互助社、仁社、黄社、辅仁社、日新社等进步社团。以上社团成员,基本由武汉地区的高校和中等专科学校的学生组成,他们以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己的实际行动,将湖北地区的新文化运动推到一个新的阶段。
五四运动前后,崇阳到武汉、北京等外地求学青年数以百计,形成崇阳一代新文化人。湖北各县集中在武汉的青年学生,在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等人的影响下,组织参加各种进步社团,学习与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民主革命思想。这些青年学生,更多的不是关心他们个人的前途,考虑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解放。
新文化运动就其性质来说,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革命范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西方的各种思想流派传入中国。哪种思想理论能够挽救中国危亡,这就为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创造了条件。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强烈反响。当新文化运动的先进知识分子和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民还在苦闷中探索、在黑暗中苦斗而寻求新的出路时,俄国十月革命恰好适时地给人们指明了一条新的出路,即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走十月革命的道路,解决中国社会的问题。在十月革命发生的三五天后,湖北地区的报刊及时报道了这一消息。武汉新闻界还在报刊上开辟专栏,对十月革命进行集中报道和评述。同时,发表文章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和报道俄国工农兵苏维埃所采取的革命措施,极大地鼓舞了湖北新文化运动的先进分子和进步青年。崇阳时属武昌,与湖北新文化运动有着紧密联系。崇阳地区及其先进分子自然被卷入以上运动。在新文化运动、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的强烈影响下,崇阳学堂和各种形式的学校也传来一股清新空气和新学之声。这一时期,崇阳赴外地求学和出国留学学生,在外同样接受时代新思潮的影响,其中一些进步青年成为初具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