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崇阳网!今天是:

辛亥革命前后的崇阳社会(三)

来源: 崇阳县史志研究中心    日期:2024/12/13 11:06:06     字体:    分享到:

崇阳仁人志士在辛亥革命中的斗争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随着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各种团体的涌现,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革命党,以便有效地领导民主革命运动的开展。1905年7月,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成立后,先前分散的革命团体便在“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宗旨下集合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从这一宗旨中演绎出来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后来成为更具影响的社会思想。革命派向广大人民传播了推翻君主专制统治的封建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想,并为这一理想的实现发动和组织了前仆后继的武装起义,其间赴汤蹈火、喋血断头、英勇就义者屡见累出。当年,崇阳桂口人冯大树赴日本学习军事知识,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同年夏,石城龚村榕、龚村桂兄弟东渡日本留学,经宋教仁、田桐介绍加入同盟会。时清政府与日文部省勾结,颁发取缔留学生规则。龚氏兄弟等组织敢死队反对清政府,清政府诏捕冯大树、龚氏兄弟等18名官费留日学生。1906年,冯大树归国赴新疆以图大计,1912年1月7日与冯特民等宣布新******立,先后任伊犁都督府参议院院长、新疆驻京代表等职。雨山人孙时1907年入湖北省立第二中学读书,1910年加入同盟会,翌年参加武昌起义。1910年,崇阳塘口金华衮联络石城周孟阳、雨山孙汪熊等30余人组织谈兵社,密谋推翻清王朝。

1907年,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影响下,武汉地区数十个革命小团体竞相成立,后演变组合成两个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湖北新军中参加革命组织的士兵有五六千人,占湖北新军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组织网络遍布新军各基层单位,为发动武昌起义奠定了组织基础。1911年夏秋间,四川保路运动达到高潮。文学社和共进会在与同盟会中部总会取得联系后,决定联合起来,趁四川保路运动的机会发动起义。两组织联合建立起义的指挥机关,推举文学社社长蒋翊武为总指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为参谋长,刘公等20人为政治委员,刘复基等29人为军事筹备员。初定10月6日中秋起义,后因准备不及,推迟到10月11日。不料孙武在汉口俄租界演试炸弹失慎爆炸,俄巡捕闻声赶来,将准备起义用的武器弹药全部搜去,并抓走革命党人数十名。湖广总督瑞澄下令紧闭城门,分头搜捕。在这紧急关头,蒋翊武等决定提前于当晚12时起义。正当他们在小朝乡街部署起义时,军警赶来搜捕,蒋翊武趁机逃脱,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被捕,起义失去指挥。瑞澄一面杀害彭、刘、杨,继续大肆搜捕镇压;一面自鸣得意,向朝廷报捷请赏。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广大革命兵士面对再度突变的险恶形势,自动联络,铤而走险。时在汉口的邓玉麟赶到医院,与起义联合指挥部参谋长孙武商议达成起义刻不容缓的共识,并定于在武昌军队出操、收操之际起义。不料被清督署觉察,将各处营门封锁,取消例行出操。后又与孙武商议定于晚上11时起义,先由党代表熊秉坤领导的工程兵八营首先鸣枪起义,其他炮队民军同时起义。10日傍晚7点半,工程八营战士秘密串通,积极作好起义准备。营管带阮荣发、右队官黄坤荣感觉气氛不对,便持枪阻挠,崇阳籍会员营录事、沈志桓与共进会员程正荣等将其击毙。八营枪响,外面以为是起义信号,顿时枪声大作,炮声轰鸣,仓促中,起义士兵推举工程营左队队官吴兆麟担任临时总指挥,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其他营、队纷纷响应,云集楚望台。随即兵分三路,进攻督署。瑞澄仓皇逃至长江上“楚豫号”兵舰避难,第八镇统制张彪逃至汉口刘家庙顽抗。革命军占领督署,武昌光复。11日和12日,汉口、汉阳光复。

在武昌起义的武装斗争中,崇阳籍志士金华衮、孙时、甘继蒙、饶茨垣、佘惠田、陈达安、庞步骥、程光烈等被编入学生军。在进攻清军的战斗中,勇往直前,不惜肝脑涂地。时在北洋大学读书的王世杰听到武昌首义成功的消息,心潮起伏,热血沸腾,毅然决定中止学业,南奔武昌,加入同盟会,参与守城,并受任湖北都督府秘书,负责起草机要文稿、保管和分发各种机密资料情报及联络革命志士。此时,龚村榕与田桐正在北京主办《国光新闻》,闻讯后潜赴天津,绕道返鄂。其时由袁世凯指挥的清军劲旅正围攻汉阳,企图夺回武昌。在战斗十分激烈之时,龚村榕主动请缨,奔赴战场,一边作战,一边宣传鼓动战士奋勇杀敌。程光烈在攻克武昌都督府后,又参加了汉阳的保卫战。庞成功原为清军,任第八镇十五协二十九标三营前队队官,武昌首义反正后,任郧军支队司令,分途剿平匪乱,使郧县、房县、保康县清军全部反正,屡建功勋。

武昌光复后,革命党人立即建立湖北军政府。因当时同盟会领袖孙中山、黄兴不在武汉,文学社、共进会首领出逃在外或被杀害,旋推举原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黎元洪为军政府都督。革命党人迈错这第一步,为以后各省和全国革命政权的建立开了妥协的先河,也潜伏着辛亥革命必然失败的隐患。但这次起义的影响巨大。起义胜利后,湖南、贵州等13省和上海及其他许多州县宣布起义,各地群众也自发参加斗争,汇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巨大洪流。它不仅推翻了清王朝,废除了帝制,而且使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从此结束,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对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中国人民解放思想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被推翻的清王朝既是封建统治势力的总代表,又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驯服工具。人民战胜了这个卖国的封建专制政府,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作用。这就打乱了中国原有的反动统治秩序,使它再也无法稳定下来,从而为此后革命斗争的新发展开辟了道路。所以列宁把辛亥革命看作是“亚洲的觉醒”。

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妥协告终。正如毛泽东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大的变动,所以失败了。革命果实首先被以黎元洪为代表的反动势力篡夺,接着又转移到北洋军阀袁世凯手中。北洋军阀政府先后派到湖北出任都督或军督的段其瑞、段芝贵、王占元,在湖北积极推行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出卖国家主权,对内残酷剥削、血腥镇压人民的反动政策,使湖北人民又陷入黑暗的深渊。辛亥革命后,蒙受深重灾难的崇阳人民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下,为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1914年,龚村榕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1916年,袁世凯称帝,孙中山令龚村榕回鄂,在汉口法租界主办《民报》,宣传反袁,龚村榕被捕入狱,袁世凯死后才得已释放。1920年,被湖北都督王占元下令通缉,龚村榕与兄避走长沙,主办《民治周刊》,撰写地方自治”,激励“鄂人治鄂”,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1922年,孙中山设大本营于桂林,委任田桐为大本营宣传委员,龚村榕为驻汉口宣传委员。龚在汉口日租界平和街32号以开葆真堂药店为掩护,联络同仁志士,宣传三民主义思想。1916年孙时在武汉创办《新民国日报》,积极宣传三民主义,散发革命传单和进步书刊。

1916年,金华衮回崇阳组织护国军,任鄂南护国军司令,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次年8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临时国会,号召组织护法,反对北洋军阀,金华衮便辞去湘军营长职务,从湖南零陵回到武汉,与田桐、蔡济民、吴兆麟等密商起兵策应。随后,邀集本籍周孟阳、刘元瑞及同仁孙时、吴兆麟等人,在县内塘口老家住宅开会研讨组织护法事宜。会上,金华衮被推举为主将。其后,金华衮会同周孟阳在崇阳与蒲圻交界地的北山岭(即狮形山),以挖煤作掩护,招募年青力壮的义军2000余人,起义护法,称“鄂南护法军”。他们带头倾家纾难,四处募捐,连同挖煤的部分收入买长枪700余支、骡马300多匹,一日“三操”(即早中晚)、“两讲”(讲政治形势、军事技术),军纪严明,群众称为“小梁山”。1918年9月,为装备义军,金华衮利用部下副参谋长涂涂山的父亲在湖北汉阳兵工厂任军械管理处主任的关系,了解到领取枪支所需的公文手续,便合计与参谋长张轸装扮成北洋军官,雇用木船,率士兵300余人,前呼后拥,浩浩荡荡进了汉阳兵工厂。涂主任接过假造的“湖北都督取枪”公文,信以为真,照数发给了长枪300支、驳壳枪20余支。运枪船只返回到嘉鱼普渡口时,当地团防队妄图劫取,义军察觉,即时登岸,又缴了团防队的长枪20余支。同时,金华衮派孙时联络湘鄂边防各部,先后在崇阳、通城、蒲圻等地同北洋军阀曹锟、张敬尧部及地方民团作战数十次,缴获枪支数千,弹药数万,并活捉东堡保卫团总沈朝清,受到湖北靖国军总司令谭浩明的嘉奖,委任金为“湘鄂边防游击司令”。1920年,孙中山委任金为汉口军事特派员。1921年,金任湖北自治军第二挺进军督带官,率部在通城、崇阳、蒲圻一带大败鄂督王占元军。后吴佩孚大军压境,金固守湘鄂边境,断吴归路。1922年,因桂军倒戈附吴,将金围困在临湘小水山,金力战突围,只身赴沪,在上海和居正商讨大计,不幸被吴佩孚收买上海侦探长杨玉堂而遭捕。孙中山得悉,极其沉痛地长叹:“前江苏惨杀韩恢,今湖北又逮华衮,革命党人危矣”!湖北总督肖耀南不顾孙中山和公众的谴责,于9月2日将金杀害。孙中山得悉,电责肖“残害革命党人,破坏和平”。金就义时,大义凛然,留诗二首:“凭栏憔悴望山河,有力难回落日戈。急急横流吹玉笛,南风不竟奈愁何”。“楚歌四面困江东,慷慨虞兮一曲中。梦在南柯春欲半,花前抱剑泣残红”。

崇阳第二支护国武装名为“鄂南护国军”,由李斗垣、李子垣分别任正、副司令。他们兄弟俩都是湖北陆军学堂毕业,为揭竿讨袁,在青山棺材山(即金柜山)创建军事基地,先后招募义军2000余人,自任军事教官,自造戈矛、大刀、檀木炮,开展军事训练。所率义军在攻打驻县境的北洋军和反动团防队中,屡战屡胜,功绩彪炳。时流传一首民谣:“斗垣兄弟师陆军,为了反袁大招兵。司令手把胸脯拍,革命哪有不依从”。

崇阳第三支护国队伍亦名“鄂南护国军”,由曾少三、庞协侯先后任司令。曾为路口洋港人,家有良田1000多亩,时为路口富豪。他在爱国思想的启迪下,在路口雨山建立军事基地,招募义军1000多人,先后卖田数百亩,收买民间土铳、鸟枪,制造戈矛、檀木炮,并将下岩杨家山杨炳山的铸锅厂改为专造武器弹药的“士兵工厂”。在几次与盘踞县境的北洋军阀、县团防反动势力的交战中,均给予他们以沉重的打击。1918年曾染疾身故。庞协侯,又名庞德,群众称其为“德大人”。他雄心大,善武功,接过曾的重担,扛着“护国军”大旗,转战崇阳、通山、蒲圻、嘉鱼、咸宁等县,与北洋军、反动民团、地方豪绅展开生死斗争,敌惧怕得要死。是年秋,首次偷袭通山县城,取得重大胜利,打死打伤北洋军几十人,缴获武器弹药一批,反动团总殷基三被义军捉住镇压。1922年端午节,庞协侯率部突袭路口团防团,火烧团总沈赤心在大屋沈家的住宅。同年秋,北洋军某连驻嘉鱼某地,庞协侯部下白霓内洲的王康林机智勇敢,趁敌进入梦乡,一人两次潜入敌营,悄悄搬出步枪10多支;到第三次潜入敌营时,不幸被一暗藏在神龛后面的敌哨一枪击中,当即壮烈牺牲。同年,庞协侯率领义军连夜奔走咸宁汀泗桥,打死打伤北洋军数十人,又缴获一批弹药和军装。义军胜利回师白霓大市时,武器得到充实,服装亦更换一新。同年冬,在进攻通山黄龙健时,由于仓促进军,战事失利。1924年,庞协侯在武汉被捕,枪杀于汉口江边,首级挂武昌火车站示众,其尸体弃于江中,至今人们提及,无不怀念敬佩。

崇阳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中,不屈不挠,前赴后继,为推动辛亥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20年和1921年,湖北人民又先后发起“鄂人治鄂”的自治运动和联合四川、湖南进行的援鄂战争,终于赶走了祸8年之久的直系军阀王占元。然而,挣脱了王占元的锁链,又陷入吴佩孚、肖耀南的桎梏,崇阳人民同全省人民一样,仍在苦难的深渊中挣扎。

广大人民为救国救民不断展开的无数次英勇斗争,虽然无一例外地失败了,但它在人民群众中播下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的革命种子,使帝国主义列强灭亡中国的企图不能得逞,为新的革命运动准备了一批坚强的骨干力量。同时也给革命者留下了许多值得思索的问题:在中国,具有落后小农经济局限性的农民阶级和政治上具有两面性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寿终正寝,中国革命期待着新兴的无产阶级发展壮大,期待着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在线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