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崇阳网!今天是:

辛亥革命前后的崇阳社会(二)

来源: 崇阳县史志研究中心    日期:2024/12/13 11:02:50     字体:    分享到:

崇阳农民抗粮饷、反朝廷起义及反列强的斗争

1842年1月,崇阳县钟人杰、陈宝铭聚众发动抗漕赋,反对清政府起义,开仓济食,破狱纵囚,树都督大元帅旗1842年2月,队伍发展到一万多人,分兵攻通城,破蒲圻,占通山,威震省城。朝廷十分惶恐,急调湘鄂赣甘陕五省兵力围剿。起义军失败,元帅钟人杰、副帅汪敦族、陈宝铭于同年就义于北京。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预兆着南部中国农民起义大风暴的即将来临。

1853年3月11日夜,崇阳天地会首领、桂口农民陈申子(字北斗),率众焚毁桂口巡检署,树“太平天国殿前大元”旗。其时,茶峰堡义军、通城义军、嘉鱼义军纷纷策应,前来会合,配合太平军发动起义。16日,义军在上峰岭遭清军江忠济部围剿,陈申子等首领阵亡,伤亡500余人。

1854年春,太平军石祥祯部攻入崇阳、通城,焚毁县署,开仓济食。4月,太平天国丞相曾天养在崇阳推行“天朝田亩制”“乡官”,5月离去。8月13日,太平军复攻县城,杀清营黄鹏程、知县钮津芳、千总谢金魁。10月11日,按察使胡林翼率湘兵由方山入崇,令四乡办团练抗拒太平军。1855年10月下旬,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领兵数万攻入崇阳,与清布政使罗泽南、知府李续宾两部大战棠棣岭,杀死其前锋参将彭三元及保举知县李杏春。

19世纪下叶和20世纪初叶,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剧,清王朝日益腐朽,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也日趋激烈。

1865年5月,清军鲍超部士兵哗变,途经崇阳,在崇阳人民的支持下捣毁大沙坪俄商茶庄。1871年2月,崇阳县茶农揭竿而起,捣毁县城英商茶社,狠狠打击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势力。民间流传着“官僚怕洋人,洋人怕百姓,百姓怕官僚”的说法。1898年,在帝国主义列强各国瓜分、眈眈环视之下,鼓吹爱国救亡和变法图强的戊戌维新运动失败,谭嗣同等六君子被诛。谭嗣同的同窗好友唐才常联络蒲圻、崇阳、通城、大冶、临湘等县的有识之士,计划秋后联合举行暴动,在蒲圻聚众600余人,日夜打造兵器,因机密泄露,清政府派兵搜捕,暴动未成。


在线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