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崇阳网!今天是:

崇阳秋收暴动和农村游击战争的开端(三)

来源:崇阳县史志研究中心    日期:2024/12/20 10:54:58     字体:    分享到:

崇阳农军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崇通农军智取通城县城、建立县劳农政府后,自身也面临着敌强我弱、枪支弹药奇缺、队伍何去何从的问题。

1927年8月12日,未赶上南昌起义的武汉警卫团与平江工农义勇队合攻修水县城后,以受编不受调为条件,接受朱培德“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番号,正驻扎在修水招兵买马。师长余洒度又派人到通城,与同是黄埔二期同学的王武扬、刘继宋(贵州贵阳人,共产党员)取得了联系。刘继宋原为国民革命军第六军营长,国民党清党后,被中共湖南省委派到通城县做秋暴工作。他提出:湖南省委有“带农军向湘赣靠拢,参加湘赣秋收起义”的指示信,可以请余洒度帮忙解决我们目前的去向问题。于是,崇通农军与省委派驻通城县的特派员邬一心(化名龙在田)决定,派罗荣桓、谭梓生同刘继宋到修水考察。余洒度安排师部书记(秘书)谭政接待,并答应给崇通农军派两名教官及补充部分枪支弹药,从而确定了崇通农军向修水转移的意向。

8月25日鄂南特委获悉此信,派符向一到通城劝止,崇通农军仍没有动摇向修水转移的决心。期间,叶重开对崇阳农军战士的去留作了动员,愿意去江西革命的留下,不愿意的回家。除新近收编的人员中有少部分人员回家外,绝大部分战士表示愿随他去江西干革命。26日,正当农军开拨向江西转移之时,叶重开的妻子邱福梅寻到通城,哭诉魏石峰之兄魏祥志派团丁抢走家里的财产并将叶父关押之事,要求叶重开回家解救。他当众劝慰妻子,说:“我的一切已经交给了共产党,除了跟党走到底外,已经别无选择!”叶重开毅然送别妻子,带着队伍踏上了艰难的转移之路。

26日傍晚,部队行至麦市镇宿营。翌日拂晓,突然枪声大作,农军在慌乱中立即起床冲了出去。原来昨晚北山坡上出现的放牛人,是崇阳地主魏祥志化了装的武装侦探。由于没有经验,被侦探骗了过去。当晚农军被随同魏祥志保安团一起而来的国民党第十三军部分武装,从东、北、西三面包围袭击,农军损失惨重。“天亮后,集合队伍,三停已去两停,原来收编的通城民团大部分跑散了,总指挥王武扬和县农劳政府主席朱春山在战斗中与部队失去了联系,随部队转移的省委特派员邬一心被魏祥志保安团捉到大沙坪打死,通城农军队长肖力因故离队。危急时刻,崇阳农军大队长叶重开再次动员战士:愿意去江西革命的举手,不愿意的可以回家,并当场将老婆要生孩子、家中无人照料的桂口人汪炳山劝回了家。叶重开带着举了手100多名崇阳农军,同罗荣桓及通城部分农军一道继续向修水转移。

8月27日晚,队伍到达江西修水桃树港。第二天清晨,由武汉警卫团更名的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师长余洒度派杨参谋接往修水县城,驻扎在铁板巷。余洒度从一团抽调50名老兵做骨干,连同崇通农军组建成师直特务连,由谭希林任连长,叶重开任副连长,罗荣桓任党代表。崇阳农军占特务连的主要部分。

9月8日,余洒度接到毛泽东委托浏阳工农义勇队队长苏先骏转来的密信,获悉全权负责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中央特派员、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召集军事会议,决定将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改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作为秋收起义的主力;第一团和第三团建制不变,另以安源工人纠察队及萍乡等地农民武装编为第二团,第一团攻平江,第二团取萍乡、醴陵,第三团打浏阳,得手后向西发展,会攻长沙。随后,余洒度又将刚收编的滇军王天培辖下的邱国轩团编为第四团。9月9日清晨,驻修水的起义部队第一团在县城紫花墩集合誓师,并打出工农革命军的红色旗帜,部队按第二营、第三营、第一营和师部特务连的序列出发。行至距县城40里的修水山口时,与到武汉找党中央请示工作的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相遇。10日,第一团二营、三营先头部队占领朱溪(现修水县大桥镇),随即进入湖南平江龙门镇;12日,与邱国轩第四团会合,准备合攻长寿街,不料邱倒戈反叛,二、三营受到很大的损失。先头部队失利后,后头的师部特务连在山口坚守阵地,与敌激战,直到第一团夺取山口,取得胜利,才转移到台庄休整。驻安源的第二团攻萍乡、夺醴陵,旗开得胜,旋即遭到敌军的四面围攻。第二团撤出醴陵后,15日攻克浏阳县城,16日晚又被重兵包围,死伤惨重。驻铜鼓的第三团直入浏阳县境,12日攻克东门市后,14日遭敌疯狂反扑,部队在突围中伤亡惨重。见此,毛泽东提出部队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并通知师部及第一、第二团迅速赶到文家市会师。在赴文家市的行军途中,因崇山峻岭,经常寻不到粮食,一些经不住考验的人开了小差。19日,各路起义部队进入文家市。起义时5000余人的部队只剩下1000余人,以崇阳农军为班底的特务连还剩七八十人。当晚,毛泽东在里仁学校召开营以上干部参加的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为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作出了改变原攻打长沙的计划为沿罗霄山脉南下、寻找落脚点的决定。29日,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经过三湾改编后,参加秋收起义的崇阳农军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

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崇阳农军中,雷子权、柳金海(星桥人)在山口激战后因伤掉队回乡;叶重开于1928年在铜鼓县的一次战斗中,为掩护同志转移牺牲在大汾寺;石城兴田人魏协安,在井冈山曾任排长、连长、团长,后任赣南独立师师长;桂口石下人胡龙奎,在延安曾任红五军团某师政治部主任,后参加解放战争。此外,纸棚人闻四海,台山人雷本成、邓细茂、王云香、王晚香、张通明、邓西阳、但藏细,台桥人夏桂生,沙坪人龚桂生、胡德权、胡庚兴,桂口人叶礼明、杨振才等绝大部分农军,或在山口激战中、或在创建和保卫井冈山根据地的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英勇的崇阳农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①《罗荣桓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②《穿越时空的记忆》,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第64—71页,访问汪炳三笔录。


在线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