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早在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提出了同国民党和民主党派建立联合战线的主张。1923年6月中旬,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帮助孙中山把国民党改组为民主革命同盟,以建立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会后经过努力,此主张被孙中山所接受。1924年1月下旬,国民党一大确定了新三民主义政纲和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积极开展工农运动,扶助工农革命团体发展等主要内容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26年7月,中共湖北地方执行委员会委派侯传芳来到崇阳,宣传党中央关于“对时局的主张”,号召各界巩固革命联合战线,推翻国内军阀,打倒帝国主义,发动群众,准备迎接和支持北伐。8月,在中共崇阳组织的领导下,建立了国共合作的县政府,崇阳革命统一战线开始形成。10月,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又派崇阳籍共产党员邱指佞返崇阳组建国民党县党部。12月上旬,国民党崇阳县党部执行委员会正式成立,中共崇阳特支书记彭制兼任县党部书记长,国民党员刘汉清任主任委员。县党部设组织、宣传、保卫3个部,共产党员邱指佞、沈蘅荪、叶重开(又名叶敬重,桂口人)分别任组织、宣传、保卫部部长。县党部下设大沙坪、白霓两个区党部、9个区分部,其中每个区党部有干事和书记各1人、委员3—5人。1927年2月,邱指佞、黄明等5人出席了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召开的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
以共产党员为中坚力量的国民党崇阳县党部成立后,审议了县长提请县党部讨论通过的最低纲领。明令取消旧保卫团、旧式保董、旧式商会,铲除司法积弊,严禁鸦片烟,取消苛捐杂税,更办窝盗更棚,开办党务研究所,培训干部,演文明戏,改造团防局,组织农民保卫团,打击土豪劣绅,支持工农革命运动。全县的工农运动日益高涨,群众组织蓬勃兴起,城乡一片崭新的革命景象。一位姓王的副县长受革命新潮影响,不但学会干农活,还不嫌脏臭,经常出来挑粪积肥,并在县衙门的照壁北面竖立一块一米多高半米多宽的石板碑牌,上刻“天下为公”4个大字,以教世人。他以自身形象的影响,树立了一股新风。其时,农协会组织在国民党县党部的大力支持下,得到很快发展,威望极高。第四区(华陂)保安队长邓舫艇为前任代理县长、大
劣绅邓开先之子,素来倚仗其父势力为害一方。1927年1月13日,纵其4名队员到该区洪桥堡姜姓人家杀鸡煮肉,诈财抢物。姜姓一家人敢怒而不敢言,当面无法抵制,即刻投诉乡农民协会,请求给予处理。乡农协即派人到姜家调查,斥问队员用这种手段对待姜家是何公事。队员先答“无公事”,后说“有传票”,但拿不出传票。乡农协见其说话含糊,遂把他们捆绑起来,从其上身搜出了烟土、烟具,始觉其行为不轨,欲将其解送县农协处理。正要启程之时,队长邓舫艇派两人送来“咨文”求保,但“咨文”无印章。乡农协更觉其行为荒谬,索性把两个送假咨文的人也绑起来,同送县农协会,转送县公安局收押。邓舫艇见此事闹大,亲自到县署欲求化解,亦被县长送交县公安局收押,将邓所带的两名随从缴械放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