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崇阳网!今天是:

种田“老把式”任中池:稻田里的致富梦

来源:崇阳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6/27 16:31:17     字体:    分享到:

“老任,又在地里忙活呢,我们今天又来了,听听你的意见,问问你还有什么需求和困难......”6月23日一大早,青山镇梓木村种粮大户任中池正在稻田里紧张劳作,县政协机关党员干部就来到了他的田间地头,和他拉起了家常。



今年69岁的任中池,瘦高个子,皮肤黝黑,精神矍铄。他家世世代代生活在梓木村,是种田的“好把式”。今年6月初,县政协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到梓木村召开“湾子夜话”,了解到任中池种田还有一些困难:想搭一个棚用来放机械,还有烟家岭、营家坳、陈细克门口等地需要结圳、拦堰等。县政协工作人员实地调研后,决定帮助他解决以上问题,并协调相关部门给予他化肥等生产资料的支持。



梓木村接近1000人口,近十几年来,绝大部分人外出务工或到县城居住,常住人口只有130多个“老弱病残”,成为典型的“空心村”,窝垅岔尾很多田都抛荒了。任中池小时候经历过饥饿的岁月,对土地有很深的感情,看到大好的田荒废了可惜,就想租过来种上稻谷。而且,他对种田的业务很熟悉,技术上不存在问题,有信心可以将田种好。

一开始,任中池只租本村的150多亩荒田,一亩租金300元。当他尝到甜头后,逐渐把附近回头村、西冲村、石铺村甚至白霓镇金星村、天城镇新塘岭的荒田都租过来耕种,是名符其实的种粮大户。




任中池说:“以前种田少,用牛耕田,后来种到300亩,就买了小机械打田。去年达到600亩后,花7万多元钱买了一个比较大的打田机。”据了解,他一年要打50多万斤稻谷,只留2万斤给猪吃,其他都卖到县城米厂。

任中池种这么多田,范围又大,常常半夜三更就要起床骑摩托车到田里劳动。除了他儿子任武帮忙,还聘请季节工,一年仅工钱就要5万元左右。秋天收割的时候,请收割机的工钱也要5万多元。

除种粮外,任中池还养了20只猪、10头牛。在发展种养殖业的过程中,他得到了县政协驻村工作队的引导和扶持。驻村工作队帮助协调修建了田间机耕路,修复了水毀沟渠台圳,申报成立了“崇阳县任武种养专业合作社”,现在任中池种粮积极性越来越高,他决定明年扩大种粮规模到800亩。



行走在青山镇梓木村,只见山山坳坳的稻田绿油油的,微风吹过,像小石片打水漂似的,稻田激起一层层波浪,向四方荡漾。旁边水渠里的水哗哗地流淌,像一串串欢快的笑声,预示着将有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作者:吴梅芳

编辑:付波

编审:熊晓辉



在线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