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崇阳跨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开局之年,面对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带来的压力和考验,全县上下始终保持永不松懈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新局面。
一、综 合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达127.41亿元(现价),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28亿元,同比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43.73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工业增加值34.02亿元,同比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57.40亿元,同比增长10.1%。按常住人口(40.8万人)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1228元(现价),比上年增加2346元,增长8.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17年的23.2:34.5:42.3调整为20.6:34.3:45.1,第一产业下降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2.8个百分点。
2014-2018年生产总值及增速
价格指数基本稳定。全县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7%,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服务价格中,呈现六涨二跌;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2%,居住价格上涨1.6%,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0%,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2.3%,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2%,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0.3%,衣着价格下跌 1.5%,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下跌0.2%。全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4%。
就业状况不断改善。全县城镇新增就业0.96万人,同比增长57.4%。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66%。
二、农 业
全县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46.0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4%。其中农业产值20.33亿元,同比下降0.1%;林业产值2.95亿元,同比增长0.5%;牧业产值15.66亿元,同比增长12%;渔业产值3.2亿元,同比下降5.5%;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3.94亿元,同比增长26.2%。(主要农产品产量见表一)
表一 201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产量(吨) |
同比增长(%) |
粮食 |
235016 |
-1.1 |
棉花 |
600 |
-66.8 |
油料 |
20910 |
5.7 |
#油菜籽 |
13113 |
4.8 |
茶叶 |
4528 |
69.8 |
水果(不含果用瓜) |
19255 |
40.8 |
蔬菜瓜类 |
203172 |
14.3 |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61.6万亩,同比增长0.6%;总产量23.5万吨,同比下降1.1%。油料播种面积14.3万亩,同比下降4.8%;总产量20910吨,同比增长5.7%。蔬菜瓜类播种面积19.2万亩,同比增长22.7%;总产量20.32万吨,同比增长14.3%。棉花播种面积0.75万亩,同比下降67.3%;产量600吨,同比下降66.8%。
全县年末有林地面积189.08万亩,当年植树造林7.04万亩,全县森林积蓄量338.0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6.36%,木材采伐量3.9万立方米,竹材采伐量94万根,其中楠竹68万根。年末茶园面积8.36万亩,同比扩大13.8%;产量4528吨,同比增长69.8%;年末园林水果面积10.22万亩,同比扩大27.9%;水果产量19255吨,同比增长40.8%。
全县年末牛存栏2.27万头,同比增长6.5%。全年肥猪出栏60.1万头,同比增长6.7%;年末生猪存栏31.03万头,同比下降8.3%;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58万头,同比下降6.5%。山羊饲养量7.73万只,同比增长4%。家禽出笼259.06万只,同比增长3.7%;禽蛋产量8406吨,同比增长10.3%;肉类总产量4.94万吨,同比增长9.1%。
全县水产养殖面积6.1万亩,同比下降25.2%;水产品产量达到1.38万吨,同比增长13.1%。
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1.54万千瓦,同比增长1.5%;有效灌溉面积20.25万亩,同比增长2.4%;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15081吨,同比下降3.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34.05亿元,同比增长8.0%(可比价)。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各项指标发展平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3家,比去年同期净增1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9.55亿元,同比增长22.0%;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8.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38亿元,同比增长30.2%;实现税金总额4.49亿元,同比增长167.1%;实现利润总额4.42亿元,同比增长255.9%。(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二)
表二201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本年累计 |
同比增长% |
布 |
亿米 |
2.5 |
8.7 |
人造板 |
万立方米 |
21.1 |
1.4 |
家具 |
万件 |
35.8 |
1.1 |
机制纸及纸板 |
万吨 |
1.0 |
- |
单色印刷品 |
万令 |
12.5 |
12.6 |
多色印刷品 |
万对开色令 |
9.5 |
15.9 |
化学纤维 |
万吨 |
0.3 |
- |
塑料制品 |
万吨 |
1.3 |
30.0 |
硅酸盐水泥熟料 |
万吨 |
113.1 |
4.9 |
水泥 |
万吨 |
168.7 |
8.8 |
商品混凝土 |
万立方米 |
51.1 |
49.0 |
变压器 |
万千伏安 |
78.2 |
2.1 |
铅酸蓄电池 |
万千伏安时 |
22.2 |
-1.8 |
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33938.5 |
-23.4 |
全县三级及以上资质建筑企业达到19家,比去年同期净增1家,实现总产值27.11亿元,同比增长21.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7.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2.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
四、投资、房地产和招商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3%。在总计中,全县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2.5%,全县50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7.1%。全年施工项目(不含房地产)353个,同比减少38个,下降9.7%;其中500万元及以上工业项目98个,同比增加5个,增长5.4%; 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200个,同比增加31个,增长18.3%。
全县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3%。房地产开发企业24家,比去年增加1家;房地产开发项目20个,比去年增加2个。房屋施工面积108.9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1%,其中新开工面积33.9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1%;房屋竣工面积21.8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7.2%;商品房销售面积59.3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3%。
2018年,符合市统计口径招商引资项目共151个,合同引进资金266.44亿元,到位资金123.5亿元,增速 15.2 %。
五、国内贸易、服务业、对外经济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25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限额以上商贸企业74家,净增29家,限额以上零售额21.92亿元,同比增长22.3%。按销售地区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0.59亿元,同比增长11.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完成8.66亿元,同比增长16.8%。
全年规上服务业企业达到23家,比去年同期净增9家;实现营业收入5.29亿元,同比增长26.1%。
全县完成外贸出口3.03亿元,同比增长49.9%。全年实际利用外资为零。
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旅游
全县公路货运总量2337.5万吨,客运总量638.5万人次;货物周转量110539.2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16273.8万人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3033.57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907.727公里,农村通硬化公路(水泥路、油路)行政村比重达到100%。
全县邮电通信业务总量达到29188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911万元,通信业务总量24277万元。全县固定电话用户26867部,同比减少10582部;移动电话用户35.99万户,同比增加2.28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11.92万户,比上年增加2.64万户。
全县拥有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9个,全年共接待游客47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近2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0%和17.3%。全县旅游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共有AAA级景区2个,省工农旅游示范点1个,省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旅游名村2个,国家乡村旅游扶贫工程重点村1个;三星级酒店2家,五星级休闲农庄2家,旅行社及门市14家。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118437万元,同比增长17.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1396万元,同比增长14.8%;其中地方税收收入52109万元,同比增长14.1%;基金收入132749万元,同比增长138.0%;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88727万元,同比增长576.7%;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4022万元,同比增长3.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38135万元,同比增长18.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4642万元,同比下降2.9%。
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85.44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个人储蓄存款114.77亿元,同比增长5.5%。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贷款余额87.43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短期贷款17.52亿元,同比增长0.4%;中长期贷款69.40亿元,同比增长19.7%。
全县共有各类保险公司15家,全年保费收入17941万元;其中财险保费收入6823万元,寿险保费收入11118万元。理赔支出11682万元,其中财险理赔支出4859万元,寿险理赔支出6823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高考录取总人数(本科以上)1355人,其中文科348人,理科1007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2912人;普通高中3所,在校学生6727人;普通中学15所,在校学生16836人;小学153所,在校学生40391人;幼儿园87所,在园幼儿2033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8.8 %。
全县各类科研机构54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03万人。应用技术成果160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1项;签订各类技术合同56项。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56亿元,同比增长20.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5%,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县电影放映单位5个,放映电影0.97万场,观众达45万人次。各类艺术表演团体53个,演出场次1020场,观众达15万人次。县乡图书馆图书总藏量61.7万册,其中县级图书馆藏书24.65万册。全县广播覆盖率100%,电视覆盖率100%。网络电视用户15.32万户,比上年增加4.56万户。
全县文体活动精彩纷呈。坚持以庆祝党的十九大为主线,组织举办了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全年举行送廉政下乡活动100场;举办主题为“千条谜语等你猜,千个奖品等你领” 迎新春元宵节灯谜活动,启动“2018年书香崇阳,全民阅读”活动,参加湘鄂赣“非遗”提琴戏文化展演;组织举办崇阳县“龙泉山·野樱季”越野登山赛;组织举办全县乒乓球运动会,举办2018“探秘幕阜山”汽车旅游集结赛崇阳赛区赛事。我县代表咸宁市参加湖北省赛艇锦标赛暨湖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测试赛取得好名次,参加咸宁市田径、乒乓球、羽毛球、龙舟公开赛均取得好成绩。
全县卫生机构数274个,卫生技术人员2450人,卫生机构床位数2328张,全年诊疗人次数达到272.6万人次。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达到93.55%;全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100%、96.22%。全县医疗卫生支出33785万元。
十、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年末总户数138998户,年末总人口51.02万人,其中男性26.65万人,女性24.37万人,常住人口40.8万人,城镇化率48.09%;全年出生人口6473人,死亡人数237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99‰。
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76元,同比增加1597元,增长8.88%;其中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79元,同比增加1280元,增长9.7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03元,同比增加2073元,增长8.25%。
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5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3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3万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6218万元。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7个,床位数2236张。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18406人,其中城镇居民2192人,农村居民16214人。社会救济总人数5.2万人,其中农村传统救济人数2.9万人,享受低保人员数占救济总人数比例达到35%。
十一、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和安全生产
全县9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87192.94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4%;单位增加值能耗为1.0047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7.7%;单位产值能耗为0.2353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8.3%。全县规模工业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等5个行业,以上5个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72338.12吨标煤,同比下降1.2%,高耗行业能耗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92.1%。
全社会用电总量88959万千瓦时,同比增加11081万千瓦时,增长14.2%。其中工业用电量44325万千瓦时,同比增加2297万千瓦时,增长5.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0201万千瓦时,同比增加5826万千瓦时,增长23.9%。
全县自然保护区个数5个,面积达到4427公顷。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全县节能环保支出达到21476万元,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工业烟(粉)尘排放达标率100%。
全县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2.36亿元,对城区进行了绿化、亮化、美化改造。天城城区面积达到18.45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461.2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25.0%;城市公共绿地面积110.2公顷;道路面积204.4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长度87公里,供水总量10696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污水处理率93.0%。城市公共汽车运营车辆68辆,出租汽车228辆。
全县累计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9起,比上年同期增加2起,同比增长28.6%;死亡4人,与上年持平。直接经济损失12.5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15.3万元,同比下降94.5%。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用电量数据使用市供电公司数据。
3.年末总人口为县公安人口年报数,出生、死亡人口数据为卫健年报数据。
4.除主要经济指标为市统计部门反馈公布外,其他指标均从部门一次性收集。
5.2017年农业数据经市统计部门重新核定修订。
6.网络电视用户包含网络公司、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网络电视用户。
(最终数据以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