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奋力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崇阳实施,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基本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一、综 合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达117.55亿元(现价),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23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40.59亿元,同比增长9.3%。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32.63亿元,同比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49.73亿元,同比增长9.0%。按常住人口(40.7万人)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8882元(现价),比上年增加2104元,增长7.9%。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16年的23.9:35.0:41.1调整为23.2:34.5:42.3,第一产业比例下降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2个百分点。
2013-2017年生产总值及增速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6%。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服务价格中,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衣着和教育文化娱乐价格比上年分别上涨0.7%和0.4%外,食品烟酒上涨1.3%,居住价格上涨2.6%,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6%,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2.5%,医疗保健上涨1.7%,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1.7%。全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2%。
就业保持稳定。全县城镇新增就业0.61万人,与同期持平。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67%。
二、农 业
全县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45.0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农业产值19.77亿元,同比增长6.12%;林业产值3.19亿元,同比增长10.4%;牧业产值17.86亿元,同比增长6.44%;渔业产值3.79亿元,同比增长4.4%;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0.39亿元,同比增长8.33%。(主要农产品产量见表一)
表一 201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产量(吨) |
同比增长(%) |
粮食 |
190900 |
4.1 |
棉花 |
1450 |
245.2 |
油料 |
13657 |
6.6 |
#油菜籽 |
9500 |
-2.1 |
茶叶 |
4166 |
62.4 |
水果(不含果用瓜) |
13678 |
10.4 |
蔬菜 |
178108 |
14.7 |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64.32万亩,同比缩减2.1%;总产量19.09万吨,同比增长4.1%。油料播种面积12.85万亩,同比缩减2.3%;总产量13657吨,同比增长6.6%。蔬菜瓜类播种面积16.57万亩,同比扩大13.5%;总产量19.64万吨,同比增长39.7%。棉花播种面积2.42万亩,同比扩大184.7%;总产量1450吨,同比增长245.2%。
全县年末有林地面积182.04万亩。当年植树造林10.08万亩,木材采伐量4.47万立方米,竹材采伐量98.13万根,其中楠竹72.26万根。全县森林积蓄量320.7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5.92%。年末茶叶面积7.34万亩,同比扩大7.3%;产量4166吨,同比增长62.4%;年末园林水果面积10.02万亩,同比扩大2.0%;水果产量13678吨,同比增长10.4%。
全县年末牛存栏4.57万头,同比增长10.9%。全年肥猪出栏71.88万头,同比增长4.9%;年末生猪存栏55.5万头,同比增长3.8%;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51万头,同比下降1.1%。山羊饲养量10.68万只,同比增长4.7%。家禽出笼265万只,同比增长1.9%;禽蛋产量4700吨,同比下降13.1%;肉类总产量6.34万吨,同比下降3.1%。
全县水产养殖面积8.15万亩,同比扩大2.0%;水产品产量达到1.22万吨,同比下降14.1%。
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1.23万千瓦,同比增长2.0%;有效灌溉面积19.77万亩,同比下降0.2%;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15629吨,同比下降8.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32.66亿元,同比增长8.0%(可比价)。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各项指标发展平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0家,比去年同期净增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66.03亿元,同比增长17.5%;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8.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37亿元,同比增长16.9%;实现税金总额1.57亿元,同比增长47.0%;实现利润总额1.21亿元,同比增长19.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二)
表二201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本累 |
同比增长% |
布 |
亿米 |
2.3 |
9.5 |
人造板 |
万立方米 |
20.8 |
7.2 |
家具 |
万件 |
35.4 |
7.6 |
机制纸及纸板 |
万吨 |
1.0 |
- |
单色印刷品 |
万令 |
11.1 |
8.8 |
化学纤维 |
万吨 |
0.3 |
- |
塑料制品 |
万吨 |
1.0 |
11.1 |
硅酸盐水泥熟料 |
万吨 |
107.8 |
11.0 |
水泥 |
万吨 |
155.0 |
2.7 |
变压器 |
万千伏安 |
76.6 |
11.7 |
铅酸蓄电池 |
万千伏安时 |
22.6 |
26.3 |
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44331 |
21.4 |
水力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11016 |
51.7 |
全县三级及以上资质建筑企业达到18家,比去年同期净增1家,实现总产值22.28亿元,同比增长35.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8.3万平方米,增长15.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0.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7%。
四、投资、房地产和招商
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34亿元,同比增长16.6%。在总计中,全县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167.82亿元,同比增长19.8%。其中全县50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投资完成143.70亿元,同比增长46.5%。全年施工项目(不含房地产)391个,同比增加98个,增长33.4%。其中500万元及以上工业项目93个,同比增加30个,增长47.6%; 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169个,同比增加60个,增长55.0%。
全县房地产完成投资7.52亿元,同比下降26.8%。房地产开发企业23家,房地产开发项目18个,比去年减少10个。房屋施工面积125.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8.7%,其中新开工面积48.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7.6%;房屋竣工面积41.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4.7%;商品房销售面积49.3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7%。
全县招商引资项目个数218个,合同引进资金552.08亿元,到位资金160亿元,增速 16.5 %。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75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17.89亿元,同比增长17.6%。按销售地区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完成54.34亿元,同比增长12.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完成7.41亿元,同比增长12.3%。
全县完成外贸出口3007.7万美元,同比下降2.4%。全年实际利用外资为零。
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旅游
全县公路货运总量2217.9万吨,客运总量715.6万人次;货物周转量100987.5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18637.45万人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3138.9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982.84公里,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达到100%。
全县邮电通信业务总量达到29271万元,同比增长12.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433万元,通信业务总量24838万元。全县固定电话用户37446部,同比减少20702部。其中农村用户21108部。移动电话用户33.71万户,同比增加3.7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9.28万户,比上年增加1.98万户。
全县拥有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9个,全年共接待游客40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近2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4%和11.7%。全县旅游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共有AAA级景区2个,省工农旅游示范点1个、省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旅游名村2个、国家乡村旅游扶贫工程重点村1个;五星级园林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1家、五星级休闲农庄2家、旅行社及门市10家。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104632万元,同比增长22.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4903万元,同比增长15.0%,其中地方税收收入45653万元,同比增长11.3%。基金收入55779万元,同比下降10.3%,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13112万元,同比下降33.4%,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2667万元,同比增长0.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85622万元,同比增长5.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5686万元,同比增长22.9%。
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66.61亿元,比年初增长10.7%。其中,个人储蓄存款108.76亿元,比年初增长11.2%;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贷款余额76.38亿元,比年初增长18.0%。其中,短期贷款17.45亿元,比年初增长7.7%;中长期贷款57.99亿元,比年初增长22.4%。
全县共有各类保险公司15家。全年保费收入40609万元,其中,财险保费收入10703万元,寿险保费收入29906万元;理赔支出6163万元,其中,财险理赔支出5431万元,寿险理赔支出732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高考录取总人数(本科以上)1166人,其中文科365人,理科801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2702人;普通高中3所,在校学生6497人;普通中学15所,在校学生15061人;小学153所,在校学生39290人;幼儿园79所,在园幼儿1985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8.8 %。
全县各类科研机构52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02万人。应用技术成果158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6项;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70项。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66亿元,同比增长13.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8%,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县电影放映单位4个,放映电影2.2万场,观众达89.93万人次。各类艺术表演团体53个,演出场次260场,观众达12万人次。县乡图书馆图书总藏量59.15万册,其中县级图书馆藏书24.54万册。全县广播覆盖率100%,电视覆盖率100%。网络电视用户10.76万户,比上年增加1.42万户。
全县文体活动精彩纷呈。高水准、高规格、大规模组织“庆七一迎十九大”经典红歌大家唱系列活动,邀请省爱乐乐团来崇阳举办交响音乐会。组织举办喜迎十九大崇阳首届提琴戏剧节,成功举办全县第二届老年运动会,组织参加湘鄂赣中老年人运动会,组织举办湘鄂赣6县市羽毛球邀请赛,参加全市香城节目调演比赛取得好成绩。
全县卫生机构数277个,卫生技术人员2438人,卫生机构床位数2301张,全年诊疗人次数达到267.5万人次。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达到94.32%;全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100%、95.97%。全县医疗卫生支出34253万元。
十、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年末总户数138103户,年末总人口508295人,其中男性265146人,女性243149人,常住人口40.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7557人,死亡人数177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73‰,同比提高1.75个千分点。
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79元,同比增加1440元,增长8.7%;其中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99元,同比增加1110元,增长9.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30元,同比增加1932元,增长8.3%。
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44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22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38万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990万元。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4个,床位数1220张。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18176人,其中城镇居民2731人,农村居民15445人。社会救济总人数9.5万人,其中农村传统救济人数4.1万人,享受低保人员数占救济总人数比例达到20%。
十一、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和安全生产
全县8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86990.52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8%;单位增加值能耗为1.1608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0.4%;单位产值能耗为0.2832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8.2%。全县规模工业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医药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等5个行业,以上5个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73420.2吨标煤,同比增长7.5%,高耗行业能耗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92.7%。
全社会用电总量77845万千瓦时,同比增加5017万千瓦时,增长6.9%。其中工业用电量41996万千瓦时,同比增加1363万千瓦时,增长3.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437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397万千瓦时,增长10.9%。
全县自然保护区个数5个,面积达到4427公顷。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全县节能环保支出达到5844万元,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6%,工业烟(粉)尘排放达标率99%。
全县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2.2亿元,对城区进行了绿化、亮化、美化改造。天城城区面积达到16.7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435.6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26.1%;城市公共绿地面积106.72公顷;道路面积268.8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长度135公里,供水总量885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污水处理率90.22%。城市公共汽车运营车辆68辆,出租汽车218辆。
全县累计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7起,比上年同期减少7起,同比下降50%;死亡4人,与上年持平。直接经济损失227.8万元,比上年增加131.57万元。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用电量数据使用市供电公司数据。
3.年末总人口为公安人口年报数,出生、死亡人口数据为卫计年报数据。
4.除主要经济指标为统计部门年报公布数外,其他指标均在部门一次性收集。
(最终数据以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