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崇阳站在新起点克难奋进、决胜小康的起步之年。面对经济压力、改革创新和洪涝灾害的挑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神聚力,稳步前行,抢抓机遇求发展,经济增长稳中有进,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达108.56亿元(现价),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92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37.97亿元,同比增长9.2%。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31.47亿元,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44.67亿元,同比增长9.0%。按常住人口(40.54万人)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6778元(现价),比上年增加1310元,增长5.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15年的24.6:36.4:39调整为23.9:35.0:41.1,第一产业比例下降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2.1个百分点。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为102.5%,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3.4%,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2.9%,同比上升2.9个百分点。
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7%,比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全县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42.29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农业产值18.64亿元,同比增长0.69%;林业产值2.89亿元,同比下降2.7%;牧业产值16.78亿元,同比增长6.3%;渔业产值3.61亿元,同比下降5.3%;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0.37亿元,同比增长9.1%。(主要农产品产量见表一)
表一 201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产量(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183400 |
-11.3 |
棉花 |
420 |
-21.1 |
油料 |
13235 |
9.9 |
#油菜籽 |
9701 |
17.1 |
茶叶 |
2566 |
45.6 |
水果(不含果用瓜) |
12385 |
9.9 |
蔬菜 |
155302 |
-20.6 |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65.67万亩,同比缩减2.0%;总产量18.34万吨,同比下降11.3%。油料播种面积13.2万亩,同比缩减7.7%;总产量13235吨,同比增长9.9%。蔬菜瓜类播种面积14.6万亩,同比缩减6.2%;总产量17.16万吨,同比下降20.4%。棉花播种面积0.85万亩,同比扩大4.9%;总产量420吨,同比下降21.1%。
全县年末有林地面积180.38万亩。当年植树造林9.63万亩,木材采伐量4.23万立方米,竹材采伐量90.38万根,其中楠竹74.4万根。全县森林积蓄量329.1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5.48%。年末茶叶面积6.84万亩,同比扩大13.2%;产量2566吨,同比增长45.6%;年末园林水果面积9.82万亩,同比缩减3.7%;水果产量12385吨,同比增长9.9%。
全县年末牛存栏4.12万头,同比下降8.6%。全年肥猪出栏68.5万头,同比下降2.7%;年末生猪存栏53.44万头,同比下降3.7%;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56万头,同比增长12.3%。山羊饲养量10.2万只,同比下降3.7%。家禽出笼260万只,同比下降28.6%;禽蛋产量5406吨,同比增长10.0%;肉类总产量6.54万吨,同比下降3.7%。
全县水产养殖面积7.99万亩,同比扩大1.3%;水产品产量达到1.42万吨,同比增长1.1%。
全县农村自来水受益村140个,普及率达到75.3%,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4.66%,比上年提高1.24个百分点;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率35.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0.81万千瓦,同比下降15.4%;有效灌溉面积19.81万亩,同比增长0.1%;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17099吨,同比下降6.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31.47亿元,同比增长6.5%(可比价)。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各项指标发展平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9家,比去年同期净增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7.04亿元,同比增长9.6%;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6.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41亿元,同比下降4.5%;实现税金总额1.18亿元,同比增长6.0%;实现利润总额0.96亿元,同比下降10.9%。(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二)
表二2016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本累 |
同比增长% |
布 |
亿米 |
1.6 |
6.7 |
人造板 |
万立方米 |
19.4 |
16.9 |
家具 |
万件 |
32.9 |
13.1 |
机制纸及纸板 |
万吨 |
5.3 |
10.4 |
单色印刷品 |
万令 |
10.2 |
12.1 |
塑料制品 |
万吨 |
2.5 |
13.6 |
硅酸盐水泥熟料 |
万吨 |
97.1 |
4.3 |
水泥 |
万吨 |
150.9 |
17.0 |
变压器 |
万千伏安 |
68.6 |
10.3 |
铅酸蓄电池 |
万千伏安时 |
17.9 |
40.9 |
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36520 |
10.11 |
水力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7264 |
1.87 |
全县三级及以上资质建筑企业达到17家,与上年持平,实现总产值16.41亿元,同比增长46.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8.6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9.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1.6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8%。
四、投资、房地产和招商
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4.04亿元,同比增长18.0%(增长速度由市局评估)。其中500万元以上及项目投资(含房地产)完成150.41亿元,同比增长18.2%。在总计中,全县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140.14亿元,同比增长13.6%;全县50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投资完成98.09亿元,同比增长30.0%。全年施工项目(不含房地产)292个,同比减少47个,下降13.9%。其中500万元及以上工业项目63个,同比减少25个,下降28.4%; 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109个,同比减少13个,下降10.7%。
全县房地产完成投资10.27亿元,同比增长167.7%。房地产开发企业24家,房地产开发项目28个,比去年增加2个。房屋施工面积125.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1%,其中新开工面积24.6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1%;房屋竣工面积13.5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8.5%;商品房销售面积36.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4%。
全县招商引资项目个数98个,其中工业项目47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省外资金)141.2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工业项目到位资金85.5亿元,同比增长18.1%。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0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19.15亿元,同比增长14.5%。按销售地区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完成48.95亿元,同比增长12.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05亿元,同比增长1.5%。
全县完成外贸出口3082.7万美元,同比增长28.8%。全年实际利用外资为零。
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旅游
全县公路货运总量3244万吨,客运总量2178.4万人次;货物周转量252233.6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1966012万人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3108.2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969.3公里,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达到100%。
全县邮电通信业务总量达到25931万元,同比增长9.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789万元,通信业务总量23142万元。全县固定电话用户58148部,同比减少12273部。其中农村用户33685部。移动电话用户30.01万户,同比增加9.06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7.30万户,比上年增加11591户。
全县拥有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9个,其中国家AAA级景区1个,全年共接待游客35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近1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2%和18.7%。浪口温泉获评2016年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森林温泉获得华中地区温泉最佳景观奖。影视城水镇旅游继成功入选中国旅游投资优选项目后今年完成总体规划。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85608万元,同比增长12.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8140万元,同比增长18.0%,其中地方税收收入41025万元,同比增长18.3%。基金收入51564万元,同比下降0.8%,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9093万元,同比下降54.6%,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2471万元,同比增长18.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71639万元,同比增长8.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040万元,同比增长5.1%。
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50.57亿元,比年初增长11.9%;其中个人储蓄存款97.82亿元,比年初增长11.8%。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贷款余额64.7亿元,比年初增长20.7%;其中短期贷款16.2亿元,比年初增长11.3%;中长期贷款47.36亿元,比年初增长23.3%。
全县共有各类保险公司15家。全年保费收入12591.9万元,其中,财险保费收入5035.9万元,寿险保费收入7556万元;理赔支出4183.3万元,其中,财险理赔支出3807.7万元,寿险理赔支出375.6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高考录取总人数(本科以上)1126人,其中文科235人,理科891人;普通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2522人;普通高中3所,在校学生6242人;普通中学14所,在校学生13660人;小学150所,在校学生37685人;幼儿园79所,在园幼儿1976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8.6 %。
全县各类科研机构52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01万人。应用技术成果152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6项;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60项。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41亿元,同比增长7.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8%,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县电影放映单位1个,放映电影2366场,观众达46万人次。各类艺术表演团体52个,演出场次237场,观众达11万人次。县乡图书馆图书总藏量38.31万册,其中县级图书馆藏书18万册。全县广播覆盖率100%,电视覆盖率98.41%,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52%。网络电视用户9.34万户,比上年增加1.08万户。
基层文体设施设备不断完善。累计配送农村广场舞音箱360个,先后为120个农村文体广场配送篮球架、乒乓球桌、农民体育健身器材。全县国民体质指数达到95%。新建数字影院3家,新增网咖14家,新装修歌厅4家。
全县卫生机构数268个,卫生技术人员2514人,卫生机构床位数2245张,全年诊疗人次数达到284.3万人次。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达到94.45%;全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100%、95.49%。全县共计36.38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全县医疗卫生支出30524万元。
十、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年末总户数137342户,年末总人口507313人,其中男性264556人,女性242757人,常住人口40.5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7056人,死亡人数205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98‰,同比下降0.27个千分点。
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39元,同比增加1332元,增长8.8%;其中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89元,同比增加842元,增长7.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98元,同比增加2067元,增长9.8%。
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44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12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87万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7867万元。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4个,床位数1220张。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17633人,其中城镇居民2956人,农村居民14677人。社会救济总人数11.3万人,其中农村传统救济人数5.8万人,享受低保人员数占救济总人数比例达到15.6%。
十一、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和安全生产
全县7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92592.32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96%;单位增加值能耗为0.9631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3.6%;单位产值能耗为0.2499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6.08%。全县规模工业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医药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5个行业,以上5个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71580.59吨标煤,同比增长2.83%,高耗行业能耗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89.09%。
全社会用电总量72828万千瓦小时,同比增加6402万千瓦小时,增长9.64%。其中工业用电量40633万千瓦小时,同比增加2659万千瓦小时,增长7.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1978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2575万千瓦小时,增长13.27%。
全县自然保护区个数5个,面积达到4427公顷。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全县节能环保支出达到7766万元,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5%,工业烟(粉)尘排放达标率98.5%。
全县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2.5亿元,对城区进行了绿化、亮化、美化改造。天城城区面积达到16.7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82.8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4.8%;城市公共绿地面积106.72公顷;道路面积268.8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长度126公里,供水总量850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污水处理率86%。城市公共汽车运营车辆68辆,出租汽车218辆。
全县累计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4起,比上年同期减少10起,同比下降41.7%;死亡4人,比上年增加2人。直接经济损失96.23万元,比上年增加58.63万元。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为3.68%。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0.36人/万车。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用电量数据使用市供电公司数据。
3、年末总人口为公安人口年报数,出生、死亡人口数据为卫计年报数据。
(最终数据以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