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崇阳网!今天是:

天城镇蛤蟆石村:返乡青年齐绘乡村振兴梦

来源:崇阳新闻网    日期:2022/10/27 11:48:03     字体:    分享到:

10月26日,在崇阳县天城镇蛤蟆石村的一处食品加工厂里,工人师傅们正在将一团团面团进行揉搓、搅拌、定型、包装......最终,一袋袋面包被整齐地装箱配送到城乡市场。办起这座食品厂的就是天城镇蛤蟆石村人周智,今年33岁的他,已经经营这家食品厂10年,10年间,周智将村里的小作坊逐步做成了一家专注于生产烘烤类糕点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企业。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也没有市场,当时第一笔生意是学校订单,慢慢地逐步打开市场,订单逐渐增多。”在周智眼里,打开市场销路是企业顺利运转的关键,并不善于交际的他经常去跑市场,从县内到市内,再到邻省江西,十年间,周智的面包销量从最初的每天一千个增长到如今的每天三万个,销售市场也从周边县市拓展到江西省九江市。


蛤蟆石村临近县城,村里耕地较少,年轻人大部分外出务工,周智的食品厂用工数量也随着产量的扩大而逐渐增多。“食品行业需要普工和技工,附近有50多位村民在我这里上班。”周智说,“由于在车间工作,不需要重体力劳动,村里的叔叔阿姨们在农闲时就可以来我这里做工,工作也比较容易上手。”敢闯敢拼的周智心中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把企业做大做强,赢得更广阔的市场。为此,他一方面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加入到企业中来,为企业提供规范化生产指导,一方面也谋划着扩建新厂房,引入现代化生产设备,实现“提档升级”。

正在建设的新厂房

周智把心中的想法跟村里说了之后,得到了“村两委”的大力支持。“本村的年轻人在村里面创业不容易,村两委要当好'店小二',将一颗'种子'培养长大。”村干部晏军说。村里面帮忙协调了土地流转、用地审批等工作,今年10月,周智的新厂房已经完成了主体结构搭建,“新厂房将建成标准化万级净化无尘车间,让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周智说。

在蛤蟆石村,同样还有一名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返乡就业的大学生周思情。2018年,周思情放弃在繁华城市的白领生活,回到了生她养她的家乡发展。在天城镇蛤蟆石村工作的4年间,她全身心投入到村里的工作中,用双手描绘着家乡的乡村振兴梦。

俗话讲“手中无把米,唤鸡都不理。”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作为村干部的周思情为做大做强乡村产业,积极开展实地调研,争取政策资金,因地制宜、整合资源谋发展。2019年7月,她以六组组长为领头雁,成立合作社,采取“村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养殖——沼气——蔬菜”的现代化、生态化农业循环经营,带动村民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业。截至目前,大棚蔬菜由之前的5亩多发展至50余亩,蔬菜基地旁边也建立了2栋“1400”模式的猪舍并投入使用。如今,大棚蔬菜基地已成为蛤蟆石村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村民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

除了是一名村干部外,周思情还有另一个身份——“童伴妈妈”。每年,她都会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带着孩子们进行“世界读书日”“感恩母亲节”“第二课堂”等各式主题活动,引导孩子在闲暇时放下手机、远离电视,走进童伴之家,在玩中所学、学中所获、获中所乐。

此外,她大胆创新,链接社会和政府各方资源,引进中国扶贫基金会关爱儿童的公益项目。2022年1月20日,携手咸宁市民政局在童伴之家开展“冬日暖阳·用心相伴·用爱行动”公益行活动,并向中国扶贫基金会、市民政局争取资金6.6万元,针对一些特困留守儿童,量身定制个性化帮扶方案,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打通关爱儿童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她先后被评为崇阳县“最美妇联人”“全县优秀党务工作者”。

青春正当时,建功新时代。崇阳县各项引才政策的实施,吸引了一大批青年人才回乡返乡,在蛤蟆石村委会,最年轻的村干部胡伟26岁,村委会干部平均年龄36岁,现在的蛤蟆石村,农业产业正逐渐壮大,乡村治理水平逐步提升,村里像周思情这样的有为青年携手同行,用脚步丈量村湾,用双手描绘着乡村振兴梦。


全媒体记者:佘帅兵 田明

通讯员:黄爽爽

编辑:付波 陈超 熊哲

编审:熊晓辉

终审:全宗海


在线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