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引来了水,我们就要把水利用好,让大家的田里都吃得上水!”8月20日,在崇阳县肖岭乡肖岭村六组水稻田边的小路上,村民金九平肩披毛巾、头戴草帽,正顶着烈日修整农田灌溉的引水槽,小心翼翼地用铁锹将一块块数斤重的石头严丝合缝地摆放整齐,生怕流失掉一滴水。金九平说:“这条引水槽是我和其他村民一起从远处搬来石头,上面覆盖防水帆布一点一点搭起来的,就是要让引过来的水能流到每一块稻田里去”。
面对旱情,肖岭村通过三座抽水基站将铁柱河河水抽到田里,让正处于含苞期的水稻饮上及时水。肖岭村党支部书记王娜说:“村里4、5、6组是水稻集中种植区,我们发动党员群众对村域内水渠淤泥、杂草等进行清理,及时对损坏渠坝进行修缮加固,对渠道进行抽水引水,24小时巡查保水。”
而眼前这座抽出稻田“救命水”的基站就在几天之前,却出现了让村民们揪心的状况。8月11晚,正在源源不断抽水的泵站突然停止运行,“泵站抽不到水了,这可咋办呀?”村民们看着地里急需灌溉的稻田心急如焚,纷纷来到河边泵站,当看到村干部正在连夜查找泵站故障,村民们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当晚,村干部和村民们分工协作,有的去买维修零件,有的当螺丝工、抬管工,大家泥污满身,一鼓作气,直到水泵正常运行。“看到大家这么齐心协力,任何困难都有信心战胜了。”回想起当晚干群同心排除故障、抗旱保水的场景,王娜仍然历历在目。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肖岭乡白马村凝聚党群合力,组织机械和人力,对沿线渠道进行全面清理和修整,清杂除障,开拓水源,打通抗旱供水的“最后一米”,筑牢灌溉引水的“民生渠”。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白马村重点聚焦群众关乎农业生产的“急难愁盼”问题,村里协调相关部门在田垄间增设四座电线杆用于抽水灌溉,使灌溉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沿线几十户村民的农田得以受益。在乡贤理事会的带动下,该村不少村民还自发捐款帮助村里购买抗旱设备,积极主动投入到抗旱保苗工作中,牵水管、架水泵,用实际行动坚决打赢抗旱主动战持久战。
在抗旱工作中,肖岭乡广泛发动群众,乡党委、政府靠前指挥调度,深入田间地头,分村会商,细化举措,利用支部主题党日、夜学课堂等活动载体,对全乡干部开展防汛抗旱专题培训,提升乡干部科学抗旱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充分发挥抗旱设施设备作用,统筹安排、分类调度,动员农户结合实际采取“水泵抽水到田、运水车送水到田、水管接水到田”等措施分类开展抗旱工作,做到应灌尽灌、科学抗旱,全力降低旱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目前,全乡累计投放抗旱运行泵站25台,小型潜水泵460台,疏通渠道2400米,已灌溉田地26000余亩,各项抗旱保苗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全媒体记者:田明
通讯员:胡云霞
编辑:陈超
编审:熊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