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崇阳网!今天是:

崇阳县石城镇:整治人居环境 扮靓美丽乡村

来源:崇阳新闻网    日期:2022/8/17 10:56:17     字体:    分享到:

走进崇阳县石城镇石门村,7个组28个自然村湾,老百姓房前屋后干干净净,村庄环境整洁有序,以往脏乱差的现象不复存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这些喜人的变化,得益于崇阳县人大常委会开展的以乡村振兴“聚力人居环境整治·人大代表在行动”为主题的“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代表行动活动。

据了解,石门村地广人稀,四周高山环绕,全村461户村民居住分散。以前村里没有垃圾转运车,垃圾主要以焚烧掩埋为主,治标不治本。由于垃圾无处可去,老百姓只能到处乱丢,造成房前屋后、河流岸边、田间地头等,到处都是垃圾,村湾“脏乱差”,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镇人大代表甘仁敏通过湾子夜话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后,联络站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将“关于在石门村新设垃圾转运车,增加垃圾桶的建议”直接交给石门村承办。

“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石门村对此建议十分挂心,经县人大常委会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商议,决定将全村垃圾转运的任务交给家里有一辆中型货车的村民李完良,包车、包转运、包工钱,实行全包干,由村委会负责一年6万元的费用。要求一个星期转运垃圾两次,垃圾桶不能等满了再倒,确保村里的垃圾不长时间滞留。同时,村委会决定,在原来只配备160个垃圾桶的基础上,再加140个垃圾桶,争取达到300个,保证长年在家的村民都配有一个垃圾桶。

“村民居住太分散了,最远的村湾离村委会有7公里,清运垃圾难度大。我的车子围着全村跑一圈装垃圾,再送到石城镇垃圾转运站的话,要早上五点多钟起床,才能保证当天能将石门的垃圾清运走。”李完良说。

人居环境整治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为了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石门村在县人大常委会驻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该项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着力抓好“十户联防”中心户长制度,并在每户村民家门口张贴“门前三包”责任牌,引导村民自觉做好庭院卫生。同时,利用微信群、公示栏等载体加强政策宣传、表扬先进农户、弘扬典型经验,定期通报公示脏乱差户,营造“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全域净化、全面整治行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村庄人居环境得到空前提升。

“过去有问题我们只知道找村干部,现在还可以向我们自己选出来的代表们反映,有问题可以马上得到解决。”五组村民刘文斌发出由衷的赞叹。

自开展“代表行动”以来,石城镇人大充分利用代表们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以及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全镇102名人大代表走村入户,向群众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认真倾听群众的心声,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截至目前,石城镇人大已开展“助力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活动8次,召开湾子夜话宣传108场次、入户走访座谈 453人次,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意识,激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走访期间,代表们共收到群众提出涉及人居环境整治的意见建议90余条,其中现场解答办理66条,由镇人大主席团交给镇政府办理19条,转交给县人大5条。镇人大综合整理后提出的议案,经镇政府采纳后,全镇新增垃圾桶2000余个,虎爪、西庄、石门等3个村新设垃圾转运车,方山村增设小型电动转运车4辆,助力村庄“旧貌”换“新颜”。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事关全面小康的‘成色’和美丽乡村的‘底色’,要将路上飞的、树上挂的、水上漂的、地上堆的、房前放的、屋后存的彻底清理,促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石峰这样强调。

下一步,石城镇将继续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引导全民参与提升人居环境、扮靓村庄“颜值”,并建立长效机制,维护人居环境整治效果,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通讯员:杨昀琰

编辑:熊哲 陈超

编审:付波



在线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