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圳清淤行动快、见效好,水流顺畅了,庄稼有救了,感谢人大代表为我们代言,感谢村里帮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崇阳县青山镇塘桥村村民甘天明看到清亮的水从屋后老圳流向远方,高兴地说。
(改造后)
(改造前)
近日,崇阳县青山镇人大塘桥代表联络站第二代表小组在开展以乡村振兴“聚力人居环境整治·人大代表在行动”为主题的“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代表行动活动中,县人大代表胡中良入户走访选民,毕时望、毕季方等选民反映,途经塘桥村4、5、7、9、12、13组全长800米的老圳淤泥沉底,排水不畅,影响灌溉。
据了解,老圳修建于解放前,由土构筑成,是该镇太平、大坪等几个村水系的汇聚点。因年久失修,加上多年来村民的房屋都是沿老圳建筑,生活垃圾堆积和生活污水无序排放,加上经雨水年深日久的冲洗,导致圳岸垮塌,老圳淤泥越堆越高,已失去应有的灌溉和排涝功能。一遇暴雨,圳水四溢,庄稼被淹,沿圳修建的四组民房受淹浸水,群众为此意见很大。
收集到群众的意见建议后,经代表小组梳理上报镇人大主席团,决定将此建议交塘桥村办理落实。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塘桥村“两委”对此建议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决定以此次“代表行动”为契机,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切实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
该村组织挖机清除圳底的淤泥,挖深圳体,清理杂草,清运垃圾。通过半个月的大力整治,村里共投入资金近5万元,使老圳重新焕发活力。
“老圳清淤后,现在下再大的雨也不怕了……”村里76岁的老婆婆杨中秋家前年由于雨季被淹,不得不把家从四组搬到了十组。
“村里已向县生态环保部门申请了项目资金,在上级资金未下拨之前,我们决定不等不靠,先解决好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提升群众的宜居感和满意度。”塘桥村党支部书记甘景亮说。
如今的塘桥村,沟渠阡陌,圳堰纵横,青山水库的源头活水一路欢歌,灌溉着庄稼,也滋润着老百姓的心田。
通讯员:杨昀琰 沈明刚
编辑:付波 陈超 熊哲
编审:熊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