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这个水闸建好后,村里9组这一片房屋再也不会受淹了。”崇阳县青山镇西冲村党支部书记李建雄站在即将完工的水闸前高兴地说道。
西冲村有水田2800亩,农田灌溉用水量大,青山镇党员干部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了解到,西冲村原有水闸由于过水量小、泄洪速度慢,存在来水存不住、雨季渍涝排不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耕地浇灌,制约了农业生产。
今年4月起,新的水闸在经过现场选址后开建,如今这座闸口宽度达3.3米的水闸已接近完工。“在水闸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利用挖出的土石方,加高了沿渠的堤岸,从两米加高到了三米。”李建雄介绍说。
从原有的人工机械水闸到如今的电动闸,让下游的1000多亩水田获得了充足的水源,也为村里低洼处的三十余户房屋解除了雨季受淹的隐患。“现在水闸沟渠通畅了,再也不会受淹了,我们群众都很满意。”西冲村6组村民陈红宝说道。
发展农业生产、种好“放心田”是农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也是青山镇党员干部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解民忧”的工作导向。
青山镇雷骆村水域面积大,村里水产养殖和水稻种植齐头并进,联通种养殖基地和外界的交通问题成为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近日,联通公路与基地的最大一座桥梁正在加紧建设。“这座宽6米的桥可以让货车直接开到鱼塘边,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一箱一箱靠肩挑手提搬到路边了。”雷骆村党支部书记雷青喜笑颜开。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当地已在雷骆村2组、3组对应的村湾修建了4座大小不一的便民桥,让村民下田务农不再绕远道,10余户养殖淡水鱼、种植田藕的养殖户有了家门口的“致富桥”。
青山镇在实践活动中,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全体党员干部下基层,通过在各村开展“湾子夜话”等形式,共收集群众反映问题45个,并将问题集中梳理、分类施策,对承办的问题进行办理进度反馈,对上交上级部门的问题持续跟进,及时向群众反馈进度和办理结果,推动形成问题解决闭环链条,真正解群众之所难,让群众得实惠。
全媒体记者:田明
通讯员:魏隽良
编辑:付波 陈超 熊哲
编审:熊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