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桂花泉镇围绕“党建领航、‘竹’浪出海”为主题,以雷竹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实施“党建+”新模式,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5月18日,在桂花泉镇“雷竹小镇”的雷竹展览馆中,工人们正在忙着搭建布景展板。“拥有万亩竹林的农业产业园‘雷竹小镇’即将大变样!”在现场查看工程进度的桂花泉镇党委副书记何为说道。
雷竹展览馆施工
党建+特色产业 拓宽增收致富新渠道
围绕“党建引领产业振兴,产业振兴助推基层党建”的工作思路,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以长富雷竹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雷竹经营主体群,初步实现了雷竹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为了填补竹笋市场夏季空档期,建成500吨级生鲜冷库,开发出油焖雷竹笋、笋干等系列产品,进一步提升了桂花雷竹笋市场竞争力。目前,全镇雷竹种植面积达15000余亩,吸引500多户农民就近就业,人均年收入达1.8万元左右。
万亩雷竹基地
党建+技能培训 注入产业发展新动能
为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桂花泉镇积极宣传鼓励农户参加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技能培训。创新教学模式,把培训搬到“田间地头”“产业基地”上,邀请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等相关单位农技师现场操作、直观讲解,使培训既有理论解读,又有实践演示,更为直观生动。培训主要以产业实用技术为主,根据农户从事产业情况细分类别,开展优质农产品种养技术和乡村振兴、农村电商等专业培训,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党建+特色旅游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我们桂花泉镇森林覆盖率达到92%,自然风光秀丽,翠竹环绕,山清水秀,先后被评为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崇阳县‘最美乡镇’称号。”桂花泉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艾水齐介绍说。
桂花村8组“幸福之门”
下一步,桂花泉镇将立足镇域特色和现有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党建示范园区,以“党建领航、‘竹’浪出海”为主题,推动“雷竹小镇”项目提档升级,投资700余万元新建的雷竹展览馆和周边环境整治项目将于今年6月初完工。以“绿化、美化、亮化”为重点开展周边村湾整体面貌提升工程,沿崇赵线、黄石线打造5个“口袋公园”,积极开发宣传“幸福之门”、“幸福游园”、千年红豆杉古树群等网红村湾景点。借319省道、武深高速崇阳西出口,毗邻赤壁陆水湖、羊楼洞等有利交通条件,引进小自然酒店管理公司,预计投资6000万元在东源村发展工业风格民宿,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按下乡村振兴的“快进键”。
全媒体记者:王勃
通讯员:王争丽
编辑:付波 陈超 熊哲
编审:熊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