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是要抢占先机谋发展,请回来,就要打好乡土感情牌,两者结合,就能握指成拳聚力量,西庄的乡贤人才回归工作就一定搞得好……”在崇阳县西庄村乡贤能人回归工作促进会上,村党支部书记熊存志的话语铿锵有力。
支部引领 系统谋划打基础
2021年10月,西庄村村“两委”换届刚完成,新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熊存志就有了新想法,作为2017年回乡创业的老乡贤,他深刻地认识到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让在外发展创业的西庄人回乡投资,成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有亲戚在云南办厂,我能提供电话!”“我也知道一户在深圳……”你一言,我一语,村里乡贤情况便逐渐清晰起来。
从北上广到江浙闽,西庄村村两委的干部使出浑身解数发动亲友,一家一家走访,一个一个打电话,摸清在外乡贤底数。为了精准建立西庄人才库,熊存志带领村两委委员组织开展各类乡贤联谊交友活动十余次,建立”党员——乡贤“一对一”对接制度,当好西庄在外人才的”娘家人”。积极动员乡贤企业家热心参与家乡建设,积极宣传推介西庄,为西庄发展建言献策。熊存志得知乡贤余天新清明节不能返乡祭祖,他便利用节假日亲自前往广东佛山与乡贤拉家常、谈工作,拉进乡贤与家乡的距离,用政策留住乡贤,用乡情感化乡贤。
筑巢引凤 凝心聚力谋发展
“我出2万元!”“我捐3万元现金!”
2022年1月26日,在崇阳县西庄村“牡丹之约”乡贤联谊会暨崇阳县西庄村志愿者协会成立会上,50多名乡贤能人纷纷为志愿者协会捐款。当天,便收到善款11.7万元。
目前,崇阳县西庄志愿者协会已经正式在民政部门备案成立,吸纳乡贤人数越来越多,西庄村发挥其在经验、学识、专长、技艺等特长和特性,建立以村“两委”为核心、会员为主体、志愿者协会为补充、村民广泛参与的“村‘两委’+志愿者协会”乡村治理新模式。
西庄村聚焦项目招商和建设,引进一批共产党员、乡贤能人,打造牡丹小镇、天门谷田园综合体、天门观小游园、明燕庄园等一批优质项目,不仅带动了村集体经济收益,同时还带动周边农产品消费和再就业。西庄村党员、乡贤、能人通过转思路、引技术、兴产业,先后建立起了100亩的香菇基地、800亩的雷竹产业基地和中药材基地,极大优化调整了西庄产业结构,为集体经济增收和劳动力再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能人回归 注入振兴新活力
陈伟,西庄青年企业家杰出代表,他成立纤维中养殖专业合作社,自产自销各类蔬菜农副产品,创办建筑材料企业,参与天门观小游园项目建设,积极组建崇阳县西庄志愿者协会并被选举为副会长。他热心公益,勇担社会责任,在村级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便民服务中冲锋在前,带动村民积极参与。
王飞虎是西庄村有名的乡贤企业家之一。他抢抓机遇,将中药材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生态建设深度融合,打造中药材产业基地,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他所创办的云南中药材基地得到了大力发展,同时为西庄村民提供专项就业岗位50余个。企业虽然远在云南,但他仍坚持每月返乡一次,为村民开展技术指导,帮助西庄村中药材基地做大做强,进一步延伸西庄中药材产业链条,提高土地效益,帮助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聚焦民生 带来治理好成效
“都说西庄现在好,陈年陋习剪断了,移风易俗谱新篇,要改变!婚丧嫁娶都从简,孝敬父母在生前,厚养薄葬是正道,这样好!”这段名为《夸夸西庄新气象》的“三句半”在村民口中广为传唱。创作者陈文明正是回归乡贤,亲眼目睹了西庄社会风气向善向上的变化,他有感而发,创作了这段充满乡土气息、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
西庄村通过志愿者协会的捐资作为村集体公益金,帮助本村困难群众加入村级产业合作社,为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后备支撑。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西庄志愿者协会购置一台垃圾清运车,为有效推进乡村治理、人居环境整治提供有力保障。
通讯员:葛洋怀
编辑:付波 熊哲 陈超
编审:熊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