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苏,春耕春种正适宜。3月28日,记者走近路口镇绿化村秋明种养专业合作社,10余名工人正忙着翻耕田地、补种黄精幼苗,处处谱写着“春消息”,讲述着乡村振兴的“春天故事”。
在黄精种植基地,三三两两的黄精苗从地里冒出头来,深绿浅绿点缀在土垄间,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着曼妙的身姿。
据了解,中药材种植对技术的要求高,同时也受气候、土壤、湿度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崇阳县秋明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徐刚果:去年我们种植了100余亩黄精,因为天气的原因,发芽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现在天气变暖,我们补种了一万株左右的苗子,争取让它的成活率达到95%以上。
近年来,路口镇因地制宜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民”等模式,鼓励和支持群众创办市场实体,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截至目前,全镇共有中药材基地30个,面积达7000余亩,带动劳动力就业600余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路口镇绿化村党支部书记 徐兵飞:绿化村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种植黄精药材100余亩,既带给周边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也为村集体经济增添了活力,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成果。
全媒体记者:陈晴晴
编辑:熊哲
编审:熊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