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地处幕阜山片区,全县贫困户达到1.9万户、贫困人口6.3万人,为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我县多管齐下,结合实际打出精准扶贫的“组合拳”。
106国道从白霓镇穿插而过,国道旁,新建的移民安置小区新房一字排开,看着自家正在装修的新房子,52岁的贫困户陈全珍喜上心头。
陈全珍以前的家在崇阳县海拔1100多米的高山荒漠村,由于从小患小儿麻痹症行动不方便,陈全珍只能靠养蜂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恶劣的居住条件,让陈全珍的生活成本变得更高。
贫困户陈全珍说,交通不方便,通讯又不方便,我自已又是一个残疾人,买一包米吃的话,米花50块钱,光运费就要花60,就是一包米要花110块钱。
如何让陈全珍、王军华这样的贫困户脱贫?我县对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穷乡僻壤贫困户实行整体搬迁。安置路径为四条:进城、进集镇、进中心村、进居民点。对“四进”贫困户,最高每户补助4万元。除了应搬尽搬外,党员干部还对搬迁的贫困户应帮尽帮,为他们创造异地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贫困户陈全珍说,我就跟丁书记谈过,他说,我欢迎你到这里来,以后我这里有一个村级超市,给你经营。我回去想想,跟老婆商量,就搬到这里来了。
今年,我县因情施策,按照“扶智、扶业、扶工、扶迁、扶病、扶养”工作思路,对贫困户开展精准帮扶。缺技术的,实施教育培训,“扶智”强一批;无致富门路、发展生产项目的,“扶业”富一批;交通不便、守土为业致贫的,实行工企对接,“扶工”稳一批;自然条件恶劣的,“扶迁”活一批;因病致贫返贫的,采取医疗大病救助,“扶病”帮一批;实在无能力的,政府低保等“兜底”,“扶养”保一批。
青山镇贫困户蒋长青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干重活,该镇党员干部为他量身订做脱贫计划,引导他发展劳动强度较低的饲养业。
青山镇城万村书记毕春明说,决定让他养鸡,首先我们给他提供一些鸡苗让他试养,等到技术成熟后,再给他申请一些无息贷款。
有了第一批鸡苗,蒋长青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今年,我县共列出优质茶叶、水果种植、雷竹等20类致富项目供贫困户自主选择,让“抱着资源守穷”的村民在项目支撑下,提升资源变现能力。
县扶贫办主任赵明星说,崇阳县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工作要求,咬定目标不放松,实行全县总动员,干群齐努力,我们有信心到2017年底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